在我的朋友圈里,我從來不喜歡屏蔽別人。
要么聊天,要么拉黑。
1.最近,我屏蔽了一個好友Z。不是因為他做了微商,不是因為我和他關系緊張。Z是我的大學同學,成績很好,我們一直保持著聯系。為什么我要屏蔽這個看起來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年輕人?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總是有著狹隘的世界觀。通俗的說,我的意思是他們不夠了解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Z是我大學時期的室友,家境不錯,從小跟著做生意的遠方叔伯在餐桌上“廝混”,自稱很有經商頭腦。大一來的那一天,就嚷嚷說畢業就創業。
坦白說,Z和我們相處的蠻好,Z是本地人,我們其他幾個兄弟都來自祖國的五湖四海。相聚一堂,本來就知道,不同地區,風土人情、命運使然造就不同的民風民俗。Z骨子里天性傲慢,家里父母教育太嬌慣,和人相處很容易自私。可他偏偏又心直口快,天天沒事就說這個人的不是,那個人太裝。
我可以容忍一個人身上所謂的脾性,所謂的性格缺陷。但是!對不起,我無法忍受一個處處需要別人謙讓的人卻處處不謙讓他人。無論怎樣,一個人借故墮落總是不值得原諒的,有時候越是沒人愛越要好好愛自己。
2.我很喜歡你,卻不會再聯系你。
曾經試著去喜歡他的愛好,試著去理解她的憂傷。曾經夸獎他有北方女孩人的直爽也有南方姑娘的溫婉。
曾經年少,還可以,勇敢的說句,嘿,我會等你一輩子的。可是,一輩子有多長,我們不知道。也許是五年,也許是十年。
現實不是童話,兩人還是分手了,只是因為畢業了。人生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永遠沒有結局,故事就是故事,人生就是人生。
年少時,擁有愛上一個人而愛一座城的勇氣,卻最終還是輸給了我們最不在意的時間,是不是我們太輕敵!
就像大學的時光在失戀和看別人失戀的兵荒馬亂中揮霍的干凈。畢業典禮結束的那一刻,屬于我們的青春謝幕了,獨自踏上一列沒有終點的火車,未來去哪里,我們不知道。是的,火車上獨自一人看風景倒也輕松自在。只是午夜時分,望著空蕩蕩的車廂,還會想起種種過往。一路走來,集聚了太多復雜的情感,積壓在內心,五味雜陳。
曾和一群生命中的朋友一起度過那段最美好的時光,只是一群人太累,走著走著,就散了。青春一路,剩下的都是美好。
時間長了,便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再也不會輕易憂傷,不會輕易抱怨。時間長了,便形成了自己的判斷觀。
方慧說,不喜歡跟長期顯得過得不好的人走得太近。大家都有自己的不幸、不如意、不容易,只是大多數人選擇了獨自承擔,沉默地等它們趟過去,把輕松順遂的那一部分留給身邊的人。不要強迫別人承擔需要你獨自承擔的那一部分,那很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