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收獲
1.讀書的速度和數量都比不上獲得了多少成長,閱讀時不能盲目追求速度,要以提升理解力和獲得成長為目的,要有輸出。
2.理解包含四層意思:體驗、感受、思考(概念化:屬于什么問題,結構化),應用(驗證),通俗的講就是可以舉一反三、知行合一。如果不能做到以上幾點,就談不上理解書中的知識點。
3.閱讀的態度很重要,只為獲得資訊不會提升理解力。越帶著好奇心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收獲更多。進行有效閱讀的四要素:觀察、歸納總結、演繹、反省。
4.新媒體時代的資訊不一定能增加自己的理解力,快速接收經過包裝的東西容易中營銷的套。
#三個感受
1.震撼:老大為了分享看了十多遍這本書,用到了模型,做了腦圖,短短的十幾頁的內容解讀出如此豐富的內容,自己看的時候看一遍就過了,沒留下什么痕跡。
2.感恩:謝謝馬博士轉發的有困難要盡量克服參加節目的朋友圈,靜雅分享給我的另一種處理任務的方式,才放下了擔憂進群學習。
3.慚愧:以前看了很多書沒有講究方法,買了這本書很久只看了部分,看了沒有真正理解到,很多時候只得到了資訊,沒有積極去思考。
#兩個改變
1.改變讀書速度,不一味求快,多提問和解決問題,要有成長和輸出才是讀書有效的途徑。
2.選擇性地看公眾號文章時做到以提升理解力為目的,思考其應用。
#一個改變
1.看考試復習的書時,多問自己這個概念是什么意思?與其他概念有什么聯系?如何在實踐中應用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