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相親”≈“X交易”~一個長期賣~一個長期嫖~

先說一個故事,之前跟一個老同事吃飯,以前挺喜歡喝酒,想勸他喝兩杯,他接下來的話讓我的心像刀扎了般無奈!

他說:我現在很少喝醉酒了。

我說:是因為年紀大了,要注意身體了嗎?

他說:不是,是因為有天我喝醉了,發現自己在車上睡了一夜。沒有人找我,也沒有管我冷不冷安全不安全。

我說:你老婆呢?

他說:她跟我說了,我不管你喝酒,但你喝醉了也別麻煩我。

他現在的妻子是后來相親認識的,一年內結婚生孩子,說不上特別愛,彼此相敬如賓。

她妻子幾乎不跟他和他兄弟出來玩,她有自己的世界和朋友。

對他說不上很上心,該做的都做,卻也不會過分的縱容他。

不會管他和兄弟出去喝得很醉,但也不會在他醉了后為他收拾一地狼藉擦洗身體,為他熬一碗熱熱的養胃茶。

但她是他父母覺得不錯的女孩,家事不錯,有穩定工作,性格不錯。

他和她是世俗大眾喜歡看到的般配。

我開始沉默了!這樣的婚姻與長期的性交易有何區別?


相親就像一場無聲的戰役,是一群挑剔的人,在一群更挑剔的人群中,互相挑選另一半的殘酷游戲。

你見過公園的相親角嗎?來來往往的家長手中舉著小紙板,上面寫著自家孩子的年齡、身高、工作收入,女方寫上姿色如何,男方寫上有無房車。

還記得這張表嗎?

這樣的相親無異于一場交易,各人的條件被明碼標價,放在市場上任君挑選。

如今北京的各大公園,最熱鬧的角落是“相親角”,無數手持自家孩兒資料的父母,眼神炯炯,身手敏捷,巧舌如簧,甚至連一張相片都沒有,就在赤裸裸地談條件——“沒有北京戶口?免談!”“沒有房子?拜拜!”“如果是本地人,輕度殘疾也可以,但絕不能屬羊!”

那場景,讓人覺得科幻,那些捏在手里、打印在紙上的“兒女”,就像一個個虛擬機器人,被父母操控著進行配對組合,如果條件合適,就放進一種叫做“婚姻”的空間里,一對男女就乖乖鉆進一個被窩過起日子,而父母在一旁密切監視,指揮他們造出下一代。

看到這些父母,你就知道, 為什么現在那么多人,年紀輕輕,卻不會談戀愛。

他們哪懂什么叫愛?

只有父母以“為你好”為名義的洗腦:愛情有什么用,能當飯吃嗎?

婚姻就是過日子,當然得找個條件好的;

男人又老又丑也沒關系,只要有錢就行,省得自己去奮斗;

女強人絕不能要,不聽話不賢惠不服從長輩,活該被剩下。

這些父母,自以為吃的鹽多,總是以過來人的口吻,滿臉操心地說,“你將來就懂了。”

然后,理直氣壯地站在子女身前,吆五喝六,指手劃腳,子女就像牽在手里的狗,一舉一動都得聽主人口令。

從大學專業到工作種類、結婚對象、買哪套房、生幾個娃、娃怎么養,全都緊緊抓牢。

之所以有些“巨嬰”一輩子沒長大,就是因為一直沒逃出父母的手掌心。

有時,站在一線城市的CBD,看著無數年輕臉龐在寫字樓進進出出,驕傲的,獨立的,現代人模樣。

一轉眼,他們就變成一沓資料,派傳單一樣派發在相親市場里,挑選和被挑選。

在這個市場里,沒有情投意合,也沒有男歡女愛,房子才是浪漫,戶口才是春藥,門當戶對才是真愛無敵。

父母眼中的門當戶對,說的永遠是物質,從來不包括三觀。

高級車子、市區房子、北京戶口,代表著一個家庭在北京體面生活的基本實力,這些都是能夠讓“兩家上市公司強強聯合”的標簽。

在這些替子征婚的父母眼中,婚姻就好像是一場簡單的物物交換,跟誰過都是過,關鍵是看他有沒有錢,有沒有北京戶口,有沒有權勢。

于是,在相親的過程中,一邊替兒女找對象,一邊去抬高自己,無限放大自家的優越感,一邊貶低別人,跟對方博弈。

就像中山公園相親角中,一位替兒子找對象的北京大爺說的那樣:我兒子/女兒北京戶口,長得帥,又有房,還是名校畢業,你女兒/兒子有什么呀,一個外地的怎么還這么多事兒?


這樣的相親,就是在交易場上明碼標價,貨比三家。就像買賣豬肉一般,思路清晰,而又十分惡心。

前來相親的父母,都想給自己的子女找一個完美對象,這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可一邊無限放大自己的優越感,一邊貶低對方,試圖在“討價還價”中,試圖找到最好的那一個,這就有些不正常了。

不是說要“門當戶對”嗎?骨子里,還不是想讓自己兒女娶/嫁個更好的,少奮斗幾十年嗎?

歧視女博士,瞧不上外地人,嫌棄屬羊的,這樣的家庭也高不到哪去,如果你因為錢嫁/娶了,又能有多幸福呢?

骨子里三觀不正的家庭,往后挑你刺,因為雞毛蒜皮指責你的事情,一定比相親時候還多。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真是一種貪婪的動物,總想找個比好更好的,才能滿意。

結果卻往往是,因為物質而在一起的兩個人,最終也會事與愿違,草草收場。

誠然,門當戶對是很重要,財力相當背后是生活水平的高度一致,但婚姻絕非只有物質那么簡單。


愛情為什么值得追求?

因為愛情不講條件,只看個人,那個人對了,一切都對。

而相親市場,本質上和牲口市場沒什么區別,都是交易,個人感受被放在最低位置,父母眼中盯著的都是手中價碼。

你在愛人眼中,千金難買;在相親對象眼中,可能一文不值。

認識一個姑娘,在北京打拼十年,買了一套小公寓,談過幾場無疾而終的戀愛,三十多歲,對婚姻也不是很急迫,卻被父母硬逼著和一個北京戶口的中年離異攜娃禿頭男相親,據說是托人托關系好不容易得來的機會,要她務必好好表現,爭取這難得的“嫁人機會”。

見面時,男方直男癌氣質爆表,一上來就說“女人年紀大了啊真不好找的,因為孩子都不好生了吧”……

她回家就和父母撂了狠話,“再別給我安排相親,否則一輩子都不回家。”

老一代人,人生的終極目標是結婚生子,圍著鍋臺轉,圍著子女轉,基本沒有個人追求。

而現在的人,譬如你我,誰還愿意那樣草率地活?

好的婚姻是避風港、保護傘,是令人成長強大的力量;壞的婚姻卻只會耗損你的時間、金錢和生命力,只會讓你見識生活的黑暗面。

暫時找不到那個適合結婚的人,就獨自好好地活,父母要替你相親,就告訴他們,“我的人生大事,我自己做主。”

堅持你的底線,人生才不至于崩盤。

是的,現實生活是很艱難,房子很貴,工資很低,要獲得安穩生活需要付出極大努力,但唯有吃下這份苦,你才有機會按照自己的意愿活。

那些用條件交易婚姻的人,進入圍城前,就已經面目猙獰,婚后一有個風吹草動,就會呲起獠牙——心里沒有愛,就不會有尊重,就不會手下留情。


“寧愿一輩子不嫁人,我也不想去相親!”看過那么多相親的故事,多少姑娘抱著這樣的態度跟父母賭著氣。

但爸媽卻總會跟你講:跟誰結婚都是一樣的,為什么不找個條件好的呢?感情嘛,時間長了總能培養出來的。

確實,相親成功愛上對方的例子也有很多。可那些沒能培養出感情的相親結婚卻更多:有人為了富足的物質生活嫁給了直男癌家庭,成了生育機器;有人淪為整個家庭的保姆,嫁了個男人卻好像多了個兒子。

在他們眼中,你是等價交換來的媳婦,生育和打掃就是你的使命和責任。

你又能怎么反駁呢?你本來就是嫁給了“條件好”,而不是嫁給了愛情啊!

只能說,現在的婚姻,目的性太強。愛情是樣捉摸不定的東西,所以自以為“活得很明白”的父母,更希望你“嫁個好人家”,起碼不會在物質上吃苦。

但是一輩子那么長,即使錦衣華服,對著一個不愛的人天荒地老,你真的會幸福嗎?

很喜歡一個母親教育女兒的一句話:我教你做家務,不是讓你以后能夠做婆家的保姆,而是讓你自己能夠照顧好自己。

你們要明白,婚姻的最底線,是不能比單身的時候過得差。切勿過上性交易式的婚姻

我們努力奮斗,努力變得優秀,不是為了在婚嫁市場上提高自己待沽的價碼,而是能理直氣壯、堂堂正正地嫁給愛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笑一笑十年少 ;-)
    小小設計師閱讀 114評論 0 0
  • 前幾天,大王說起他辦公室的小莉。 小莉結婚好幾年一直要不上孩子。人工了兩次,第一次三四個月沒了,這第二次,好不容易...
    喵喵樂閱讀 590評論 0 0
  • 會議總結: 今天一天的會議下來,讓我徹底的發現,原來自己以前定的目標都太小了,而且對自己的未來也沒有太大的規劃,只...
    能量女王劉大紅閱讀 198評論 0 0
  • 1、投胎是個運氣活兒,既然是無從選擇,再抱怨自己沒有一個叫李剛的爸爸也是白費力氣。 2、純體力無技能的工作,最終會...
    青杏路涂閱讀 376評論 0 2
  • 《爆款》 關于作者安妮塔·埃爾伯斯,哈佛商學院最年輕的得到終身教席的女性教授。 關于本書這是一本關于IP運營與產品...
    地球心閱讀 41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