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街頭》:第一次接吻,第一次思春,第一個葷段子
這部1937年的電影,真正讓我領略了左翼電影的進步思想。
首先,電影開始的前兩分鐘,像是早期的預告宣傳片,對主要演員進行了介紹,不是之前的黑幕展示演員表,而是有了當代電影演員介紹的雛形,演員名字后邊是演員本人的畫面,動畫式的介紹很是新穎,在當時看來。
影片第一次讓我感受到進步思想,是在小楊和房東太太的第一次談話,太太跟小楊說了這么一句臺詞:“一個女人竟然會出來干事情!”這是對固有思想的諷刺,也是對進步思想的宣揚,女性的獨立的標志之一就是男女平等,女性也可以像男人一樣有思想有工作。
影片中出現(xiàn)了電影中的第一個葷段子。小楊對來看望她的姚大姐開玩笑,指著她的胸部說:“你那里鼓得大大的,還沒有愛人。”看到這段時,還是孩子的我,忍不住老臉一紅。
這部電影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喜劇成分的添加。《中國電影史》(李少白版)中這樣描述:“說明他的作品在主題的進步性、手法的藝術性和情節(jié)的喜劇性結合的客觀效果的確有過人之處。”本片的喜劇成分除去情節(jié)設計上的喜劇性外,阿唐作為搞笑擔當?shù)淖饔靡彩潜夭豢缮俚摹?/p>
影片第一次出現(xiàn)了少女思春的情節(jié)展示。小楊在看完《茶花女》后,進入了幻想,想象著自己和老趙化作書中的人物,穿著洋裝,在進行一場浪漫的花間約會。少女思春場面的描述,是進步思想的體現(xiàn),因為這折射出自由戀愛的光輝,毫無疑問,自由戀愛是社會進步的產(chǎn)物和標志。在那一場想象的花間約會中,還向我們展示了熒屏的第一次吻戲,我一直在期待這一刻,這著實讓人興奮啊,興奮的不止荷爾蒙,還有對接吻背后所展現(xiàn)出來的新思想、新力量、新開放的宣揚的興奮。
有趣的是,影片中有一幕描寫了小楊內(nèi)心的掙扎,通過兩個持對立觀點的自己爭辯來表現(xiàn)出來。而這一場景,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中小學作文中,即“我的內(nèi)心開始有兩個小人在爭吵,一個說要把錢交給警察叔叔,另一個說不如自己拿著去買好吃的吧,我陷入了矛盾,但我最后還是選擇了把錢交給警察叔叔,因為老師教過我們要拾金不昧。”之類的內(nèi)容。
電影中在老趙找到報社的工作后,有這樣一段臺詞:“你一定要,一將來敢說敢干,不要欺騙民眾;二不要為官家說話;三始終站在大眾的地位,作為民眾的喉舌”,這是1937年對于記者的要求。
電影之外,影片的導演沈西苓是個公認的“電音怪才”,可惜的是英年早逝,在36歲那年死于傷寒。影片中有一首久經(jīng)傳唱的歌曲《春天里》,由關露作詞,賀綠汀作曲,而怎樣讓趙丹的歌聲壓過攝影機轟鳴的轉動聲,可讓導演沈西苓破費了一番心意。最后的解決方案是:用幾床棉被把攝影機包住。
電影中另一首插曲《思故鄉(xiāng)》因為暗示了“九一八”東北淪陷后人民流離失所之苦而被迫刪去。還有一個故事值得一提,在影片拍攝過程中,沈西苓聽到魯迅逝世的消息,便當即畫了一幅魯迅的肖像掛在主人公住處的墻上。
該片在2015年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的展映環(huán)節(jié)播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