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幼教更承擔了啟蒙孩子的重任。
如果說我們的幼兒園是花園,那幼教就是園丁,哺育著天真爛漫的孩子們。
幼兒教育有多重要呢?一位諾貝爾獎得主被問受過最重要的教育在哪兒,答曰:"幼兒園。"由此可見一斑。
而隨著受教育水平提升,家長對幼兒園的要求水漲船高。
公立幼兒園固然難進,各色私立幼兒園林立,亂花漸欲迷人眼。
撥開云霧見青天,透過現象我們深知教育的本質是愛和自由,教師能言傳身教。其他的硬件,只是輔助材料。
所以,幼兒園最重要的條件是教師,教師好才是真的好。
最近爆發的某幼兒園事件,從反面印證了這個觀點。
我看過相關的報道,卻沒有勇氣去看視頻,真心不忍直視。
同為媽媽,我一想到這些家長花費不低,卻讓孩子受到了如此重創,就心痛不已。
同事萱媽媽說,我曾設想過,如果我的孩子遭遇類似事件,我一定會提刀去砍肇事者。
我問她為什么,她說,不是為了報復,主要是為了引起重視。這樣駭人聽聞的事件如果沒有流血沖突,估計很快就會被壓制下來。
她的言論也許偏頗,可悲的是道出了部分事實。比如某幼兒園事件,現在輿論就被消解得差不多了。
相關部門想捂蓋子,其實這做法很欠妥當。因為這是幼兒教育系統的一個潰瘍點,只有見了陽光才好得快。一味遮掩,很可能引起病變甚至致癌。
預防勝于治療,法律制裁是警察的事,我們家長起碼可以為孩子挑個好幼兒園。
畢竟無論是某親子園,還是某幼兒園事件,都引發了全國媽媽的焦慮。
很多媽媽甚至反應過度, 把孩子全身檢查一遍,還反復追問,幼兒園有沒有老師打你,用針扎你,或者亂摸你。
好好的孩子被問得一臉擔憂,可憐天下父母心。因為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
哪怕遇上魔鬼的概率是萬里挑一,只要自己孩子碰上,那就是百分百。
那么,怎么樣才能挑選到好的幼兒園呢?一看是否設置門檻,這個雖簡單,但也能反映部分問題。
日本曾報道了一家橢圓屋頂式架構的幼兒園,孩子們最常做的事情是跑圈,爬樹,往靴子里灌水。
這樣的圓形設計,使得孩子們怎么跑都能回到原點。這里沒有差生,試著去咬樹皮的也是可愛的孩子。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某幼兒園就有國際班和普通班的差別,一位爸爸置評:"幼兒園還分三六九等,他們是不是忘了教育的初衷?"
因年齡劃班是普遍現象,同一所幼兒園還分層次,就不合適了。教育機構重在育人,不應以逐利為目的。
二看老師人品。接待日家長在時,笑容滿面自不必說。如果日常課堂里,她們也盡量對孩子溫柔,才是盡心盡力。
每天對著淘氣的孩子們,有情緒能理解。而情緒宣泄的底線是,不傷害孩子。
芊寶上的幼兒園,我明察暗訪過幾次,基本上做到了表里如一。
安裝攝像頭當然有利于隨時觀察孩子,可老師若油蒙了心,會選擇在盲區折磨孩子。
三是看孩子喜不喜歡。孩子有最敏銳的感覺,最柔軟的內心。
剛上學家長們都焦慮,孩子們在適應期內情緒波動實屬正常。
可如果孩子突然表現異常,說話含糊,眼神躲閃,那就要多留心了。
這次某幼兒園事件,就是父母發現孩子異樣,多次溝通交流后決定去幼兒園看監控,這才爆料出來的。
芊寶運氣不錯,上了幼兒園的第一個老師年紀輕,責任心強,所以她適應得很快。
同小區的成寶進的隔壁班,老師是兩個娃的媽,一門心思做微商,談不上教育。
成寶媽找我吐槽,覺得孩子沒什么長進,時間過得漫長。
一個學期後,她果斷給孩子轉學到我們班上,感覺好多了。
給孩子挑挑人品好,有責任感和愛心的老師吧,會讓孩子有如沐春風之感,成長也會更順遂。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自古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