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有一兩年的時間,因為微信朋友圈的突然流行,漸漸習慣了把心情寫在朋友圈,漸漸舍棄了微博,也漸漸塵封了QQ空間。盡管偶爾會去QQ空間看看,但再也不會像從前一樣頻繁地寫說說,傳照片。
隨著微信朋友圈的發展壯大,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里的好友越加越多,朋友圈里的熟人或者陌生人也越來越多,甚至有些年過半百以前只會接打電話連短信都不會發的長輩,也玩起了朋友圈。當然,還有各種微商異軍突起,每天打開朋友圈,各種各樣的信息猶如百貨超市里擺著的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暇接。
有時候,想要看看特別關注的某一個人所發的心情,除非單獨找到那個人點擊進入對方的朋友圈。否則,如果從自己的朋友圈里去找,就非得逐條看完其他人發的各種心情感悟、自拍、圖片、小視頻,以及各種轉發、鏈接、求點贊……當然,還有刷屏極其厲害的微商品。有時候,往往眼睛都看花了,還是找不到。
有時候,自己發了一條心情,想要往朋友圈發送的時候,往往顧慮重重。朋友圈里,既有血脈相連的親戚長輩,也有關系親密的哥們朋友,還有交往平淡的同事熟人,甚至陌生人。并不是所有的心情,都適合讓朋友圈里的所有人看見的。于是,不得不去設置分組標簽,然后再發朋友圈的時候,多一項選擇,哪些人可見,哪些人不可見。
還有時候,有些心情是寫給專門的人看的。盡管也可以單獨設一個只有一個人可見的標簽,但是心情發出去了,人家到底有沒有看見?什么時候來看過?或者自己有沒有被對方屏蔽了,就算發再多,人家也看不見?這些都是讓人忍不住焦慮的未知。
以上種種可能,想的多了,更容易讓人煩躁。所以,就像天下所有的大事一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漸漸的,我又開始像當初舍棄微博、舍棄QQ空間一樣,也想將微信朋友圈舍棄。漸漸的,不再將心事公諸于微信。
有些心情,又重新寫在QQ空間里,至少在每一條說說的下面,可以記錄著每一位來訪者的痕跡,有多少人瀏覽過,什么時候來的,都可以一目了然。這時候,突然發現,原本以為在微信朋友圈里必定關注自己的人,未必會在QQ空間里來訪,原本以為對自己漠不關心的人,卻又頻頻出現在來訪記錄里。兩個自以為互相間都不關心的人,卻總是不約而同的某個時間段悄然出現在彼此的QQ空間。這種感覺很微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還有些心情,無論是微信微博,還是QQ空間,都不想寫。想來想去,到底該在哪里訴說呢?
有段時間,試著開通了自以為高大上的微信公眾號,寫了第一篇帶自拍照的自我介紹之后,在朋友圈里發了求關注二維碼,立馬就有很多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關注。之后幾乎每天都會或簡短或冗長的寫一些真實的情感傾訴一樣的文字,推送出去,有時發現點擊率挺高,獲贊也不少。有時卻發現取消關注的人不少。直到固定的關注人群不到一百人之后,我悄悄的在管理平臺上看了剩下的那些人,感觸是和重新在QQ空間寫說說一樣的。
于是,我又漸漸停止了微信公眾號的更新。
很偶然的一天,我來到了簡書。突然發現這里沒有我身邊的任何熟人朋友。這里才是真正可以暢所欲言的地方,也是來自天南地北的擅長寫各種各樣的文字高手云集的地方。很多時候,拜讀著合乎自己品味的文章,我是真心喜歡,所以不吝點贊,恭敬評論。同時也感覺自己與之相差甚遠,自嘆不如。
我從來都不自信自己有寫文章的天賦才能,但我為終于找到一處可以隨心所欲寫自己的心情卻不用顧忌太多的平臺而慶幸。
我不在乎寫出的東西有多少人會感興趣,多少人來看,多少人看了喜歡點贊,更不敢奢求可以收到打賞。我也不盲目從眾,為博他人點擊率而違心的去針砭時弊,寫一些所謂的“干貨”,所謂的“雞湯文”。我所寫的,都是自己內心壓抑著的,卻深感無處可以暢所欲言的心情。
最近,我正在嘗試寫一部長篇小說連載。盡管已經構思了很久,但是我依然沒有考慮好該怎樣寫才能把小說寫得既得體,又出彩。原本計劃堅持日更一千字以上,爭取以最快的速度把它寫完。但在匆匆寫了個開頭以后,因為種種原因,我又停頓下來了。我并非懶惰,也不是不想寫下去。想和做往往是兩回事,許多想法無比美好,現實卻又連差強人意都夠不上。
近段時間,由于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在面臨重大的轉折。煩心事很多,壓力很大,思想包袱很重。這樣的狀態下寫小說,如同便秘的時候逼自己必須拉出屎來一樣艱難。請原諒我這個粗俗的比喻,但沒辦法此時此刻我心里就是這么想,也就任性的這樣寫了。我不愿意讓自己構思了無數次的小說素材在寫作環境極差,心情狀況極差的條件下草草了事。所以,我無法完成自己當初定下的日更千字的目標,我只能自扇嘴巴自我嘲笑。
同時,我也深知不能縱容自己從此無止境斷更下去。這樣連自己都會看不起都自己的,何況是這里還有一些素不相識卻支持鼓勵自己的人。我不想對自己失望,也不想讓關注我的人失望。
在這加班熬夜與人僵持自己失眠的午夜時分,我掏出手機,寫下這些藏在內心深處的心情。
唯愿我能早日順利的走過這一段重要的轉折的路。
之后,我再靜下心來,好好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