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木垚
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泰戈爾(Tagore)
? ? ? ? ? ? ? ? ? 1
現在的你可能正當“弱冠”至“而立”之際,是精力最為充沛、創造力最強的青年時期。這段時期的你已經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自身應承受的責任,也已經知曉并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對社會和自己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與理解,已經形成一種自我人格獨立的意識。
《論語》有云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或許這也正是許多人心中設想的完美人生模樣。
現在社會好似已經約定俗成,我們“18歲成人,22歲大學畢業,25歲工作穩定,30歲之前買房結婚生子,35歲之后人生軌跡就會定型……” 。我們的人生就這樣被簡單地劃分成了幾個時期,每個時期里都有好像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否則,就會顯得另類,因為違背社會主流意識,于是你的潛意識中不自覺地就會有遵循的跡象。
于是你似背負著好幾個任務重擔,在人生這一路上你就像升級打怪一樣,過著一個又一個的關卡。你拼命奔跑,力求不掉隊,人生的每個階段,社會上通行的各種象征符號,你都會努力追逐,一旦停滯、努力不見效果你就會焦慮、害怕。特別是在信息泛濫、傳播迅疾的自媒體時代,這些作為熱點、痛點的話題會不著痕跡的出現,他們販賣著焦慮,你也常常因精神力不夠強大而中招。
是不是,我們的人生就只能如此選擇?
是不是,我們就一定要遵循這樣的時間表?
? ? ? ? ? ? ? ? ? ? ? ? 2
一直以來,我常常會將“感謝相遇”掛在心里,因為我“漂浮不定”、“顛沛流離”的生活方式,這一路上,我遇到了一些人,也幸運的當了他們的以“人生”為主題的聽眾。
有這樣一位auntie(她八十多高齡,她不喜歡我喊她奶奶,喜歡我叫她bird,aha~)。她有時候會經常跟我碎碎念她的這一路走來,她生于戰爭年代,經歷過日據時期,她很小就跟隨父母漂洋過海到了另一個國家,從此在那里定居生活。小時候為了留在那里,她學習當地多門語言也會耍一些小聰明,當然她成功的通過了測試。因為父親早逝,她一生都尊敬且非常聽從甚至是順從母親的話語。她從小幫忙操持家務,承擔起養家的重擔,懂會計成為她賴以謀生的技能,她開過公司辦過廠,有過輝煌時期。與她閑聊的過程中我大多時候扮演者聽眾的角色,她反反復復的講,我也不厭其煩。她獨居,一生未婚,這并不是她沒有這個意愿,她也相看過幾個不錯的對象,也差點就成婚,在這些過程中她始終順從著母親的意愿,包括黃了那個差點就成婚的香港珠寶商。
她曾多次向我說過她的夢境。在海邊,她穿著粉紅色的婚紗,旁邊伴有七個仙女伴娘,當她每次走到新郎面前時,怎樣都看不到新郎的臉,她的夢境也就此結束。她樂呵呵地跟我說著她的前大半生,有時候還會惡作劇的忽悠我別結婚,單身生活的好。但我是能感知到的,她內心中也曾有過對婚姻生活的幻想與渴望,盡管她這一路走來生活過得不差。
說到這里,你我也不能就此斷定,認為結婚就是好,不結婚就是差。因為柴米油鹽醬醋茶這種東西很難說,婚姻圍墻內外絕不能僅用簡單的“好壞”二字就能“蓋棺定論”。
這本就是個多元的世界,每個人的生活與活法當然就應該是多元的、可以多重選擇的。而不能單單憑借幾個詞、幾件事就能去評判人生,也絕非是簡單地設定好人生時間表就可以,而應是遵從你自己的節奏與選擇。
有些人很幸運在讀大學時甚至更早就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些人人生過半都還未搞清楚過甚至都不曾設想過自己想要什么;有些人一路堅定意念努力前行,卻在某刻突然改變了想法與方向;有的人選擇生子,過著不婚生活;有的人結了婚,選擇了丁克生活;有的人感情泛濫,內心卻一直掛著一個不可能的人;有的人明明彼此相愛,卻沒有在一起。
你看,生活就是這樣豐富多彩,并且常常不接受設定。因而不必羨人有,怨己無,不必過多的焦慮與糾結,就如加措活佛所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前提是你起碼得有能遵循你自身該有的節奏的意識與能力。
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時區,時區里都有屬于自己的步程。如之前非常的一首詩所說,詩歌如下:
有些人生來就很輕易地擁有他人需要努力奮斗幾十年甚至是一輩子都可得或得不到的財富與機遇,也有些人大器晚成。如果你因此就自怨自艾,怨天埋地,那你就真是意識欠缺了。
就像李宗盛的那首《給自己的歌》所唱“想得卻不可得,奈人生何;舍的舍不得,顧著跟往事瞎扯;你發現時間是賊了,早已偷光你的選擇”。很多事,我們急不得,也求不得。能做的只有厚積薄發,只能盡可能的穩住自己的節奏,迎接命運為你我安排的時區,綻放屬于你我的精彩瞬間。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于自己的時區里,一切都準時。
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and in your time zone destiny set up for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