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很多人總說自己情商低,卻遲遲不行動?
因為在他們心里,情商其實不重要,他們不打算像提高專業能力一樣提高它。
莫名其妙就得罪人的事,你做過幾個?
最近一位朋友總說,她的頂頭上司,在她入職前和入職后判若兩人。
挖她入職前,幾乎日日拜訪,頓頓請客,就差跪下求她了。
入職之后,職位薪酬和談的時候就不太一樣了。她想著,平臺好嘛,也不在乎那些。
后來工作內容也有了比較大的變動。她的頂頭上司,現在又在到處招人,而這個多出來的職位,工作內容和她的幾乎一摸一樣。
你能想象一個公司有倆總監的樣子嗎?
撕起來肯定歡。
我問她:你是不是哪里不小心得罪人家了。
朋友一臉莫名的說:沒有啊,他希望有人陪著出差,我陪著。他下了班不回去,我也陪著。他喜歡吃甜皮鴨,我在樂山出差,回來正好下午六點,我都沒順道回家,急吼吼的把鴨子巴巴的送到他辦公室。
那工作上呢?
工作上更沒什么了,不就是因為能力強,才被挖來的嗎?
一切看起來是如此正常,朋友的專業能力有目共睹,陪領導方面也可圈可點,那為什么她會遇到這么大的反差呢?
恰巧在挖她的事上,我也出了一份力。本著對朋友負(ba)責(gua)的態度,我從側面問了問她的頂頭上司P總。
P和我講了另外一個故事:
他們計劃在某個旅游小鎮做個網紅項目。但合作單位不得不選擇老板娘的朋友公司。而這家合作公司,是圈里出名的渣。P為此也很憂傷。
朋友知道后很氣憤,她強烈要求更換公司。她說她沒辦法和這樣的公司合作。
P悄悄告訴了她來龍去脈,朋友沒有繼續要求更換公司了。但她基本上每天都在辦公室大聲和這家公司吵架,而且有理有據,畢竟對方是真的渣。
現在,幾乎全公司都知道,老板娘的朋友很垃圾。連掃地阿姨們都在一起議論,老板娘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P無奈的撫著額頭說,她專業能力的確很強,但這情商,確實令人著急啊……
職場情商和專業能力,哪個更重要?
可能你會說,當然都重要。
可為什么很多人總說自己情商低,卻遲遲不行動?
因為在他們心里,情商其實不重要,他們不打算像提高專業能力一樣提高它。
小時候,很多人跟我說,那些說話漂亮的,都不是靠真本事上位的。
你應該認真學習那些有用的知識,靠真本事吃飯。
長大后我一直在想,所謂的【真本事】到底是什么。
難道說話漂亮不算真本事嗎?
工作之后,我才慢慢的知道,所謂【真本事】真的不僅是大學專業里的事。
因為在職場里,你總能遇到那些,特別能說會道,工作七七八八,卻受領導重視的人。
我曾經花了一些時間,來研究這類人。我還是覺得,如果只是因為會說話,就能升職加薪,那可能會顛覆我的世界觀。
事實上,我身邊出現的那些所謂【會說話的職場壞人】,他們的工作能力并不差。
可能他們確實不如那些認真做事的,可以把事情做到滿分,但是他們的專業能力,足以能夠應付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所謂的【真本事】是見人能聊天、遇事能解決。
這讓我想到了曾經的一位姐妹。說實話,我到現在都覺得她的設計能力沒什么長進,圖還是沒我畫的好看。但假如我和她還在一個公司的話,她現在應該是我領導的領導了。
她時常向我灌輸這么一個道理:專業能力,只能幫你度過職場生存期。但凡你有一點點的夢想,想在職場里拼點什么,那真正能幫你的,是你的溝通、協調能力,也就是傳說中的情商了。
她的職場發展道路,也跟此有關。
曾經的很長一段時間,她都在給某個開發商做乙方設計。就是那種專門為某些大開發商設立的專項對接部門里的負責人。
前幾年行情不好的時候,她也一度想轉行或跳槽。合作方知道后,直接把她介紹到了另一家地產做總監。
你可以想想,你遇到的合作方里,有多少人會愿意推薦乙方,還是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升職加薪?
曾經的同事酸酸的跟我說,還不是因為她能說會道,把甲方哄得開開心心的。
我卻知道,地產總監,可不是單靠會說話或單靠專業就能當上的。
專業能力能幫你快速度過職場生存期。
而到了職場發展期,真正能幫你的,是很多人都不喜歡的情商。
情商就好像一塊手表,你可以買一塊,也可以不買。你可以帶著去上班,也可以不帶。
它不會讓你的工作看起來改變了很多。但它會在一些關鍵時刻,幫到你。
就好像手機突然沒電,但你需要知道還有幾分鐘就會遲到一樣。
所以沒事多培養下自己的情商,沒什么壞處,它就是個技能,一個和你認為的很重要的專業技能一樣重要的技能,一個幫你更高效的解決問題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