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四年前,拒絕家人的送行,一個人拎起行李箱,跨越2000多公里到中國的另一頭,滿心只有興奮,對新生活的期待。有的小伙伴們還會特別想念家,而我,心太大,期盼蓋過了想念。
四年后,雖有一行人一起到杭州,我卻哭了。四年太過安逸的生活,就像失去斗志的公雞,垂頭,對前路一切無措,竟然開始躊躇有畏難的情緒。
只有三天的時間找到住處,接受包裹,安頓,收拾自己,就要準備報道。很多事情都擠一塊,又發生了各種各樣的事情。都需要自己想方法,去解決。
離開了學校,才意識到這四年就像溫水煮青蛙,自己的戰斗力弱的不像樣了。好些時刻,還會有后悔的情緒出現,為什么當初那么執著的要選擇杭州,要放棄回家的機會。
來杭州,是我用了無數的力氣,和家人抗爭得到的。
去年這時候,還特意來杭州做了一番考察,當時想繞西湖晨跑一圈,結果不小心錯過了,當時告訴自己,這是說,一年后,我會回來完成這一心愿的啦。
滿心歡喜而來,不想垂頭喪氣而歸。
沒有不刻意壓抑憂傷的情緒,只是給自己一個期限,這個期限內,所有的情緒都可以肆無忌憚涌現,自己慢慢接受這些不高興,就這樣情緒滿滿好起來了。
二
一直有浪蕩天涯的心,一直想要去看更大的世界。
小學五六年級時,不知是看哪一本書里的哪一篇文章,講到國外有個十多歲的小姑娘,一個人去不同國家的城市旅行的故事。小姑娘,自己獨立自主地努力解決各種問題,去遇見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人,體驗不同的旅途。
這篇文章對我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也想和她一樣,去看看遠方。內心暗暗立下一個愿望,讀大學時,我一定要出省,去不同于自己生活環境的地方看看。
陰差陽錯,大學去的城市,相比較而言,暫時比較落后。遇到了另一種生活,安逸,舒適,沒什么斗志,文化活動,資源有限。如果生活一段時間會很舒適,但對于正直潮氣蓬勃的青年來說,太痛苦。我只能看著各項活動在大城市舉辦,眼饞。
我真的很感謝互聯網的發展,通過互聯網,我看到了更多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和思維觀念。于是,萌生了要去更大更好的城市的愿景,要去連接好玩有趣有意思的人與事物。
杭州,在我的選項中。杭州的初印象給了我特別好的體驗,城市的文化,江南的意蘊,基建的完善,文明的禮儀,美食美景,文化活動多,資源豐富,準一線城市,離家也比較近,又有實習點等。我對杭州充滿了期待。
選擇一座城,就是選擇一種生活。
而我不想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輕易放棄挑戰,選擇回到自己熟悉的那座城,安逸舒適,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在羽翼下生活的日子。我曾經放棄過,選擇聽從,而后花了很多時間調整自己去接受,我不想再重蹈覆轍。我不想日后回想起時,再有遺憾,而這是因為自己一次又一次放棄去爭取生活方式的機會。
在年輕的時候,我愿意去經歷更多的經歷。雖說,一開始在很傷心委屈地哭泣,想要回家,但哭完后,我還是想留下,收拾好情緒,繼續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在這座城生活。
三
開始實習后,才體會到那種下班后什么都不想動,什么也不想學習的,只想去睡一覺好好休息的感受。
根據這個月的實習安排,我跟著老師上的班次都是12小時的。這種天亮起床上班去,下班就是天黑時,中途吃個飯休息時間就用完了的生活,讓我每天下班后什么也不想動,也不想學,只想好好睡一覺。
我清晰地知道這種狀態不可取,但就是懶洋洋的,不想動。這種狀態很可怕,在消磨著一個人的意志斗志。
這時,才開始意識到:那些能夠不止從事一份工作,除了工作之外,還能進行不同的學習活動,且完成地很出色的職業人,需要怎樣的行動力持續力和超強的規劃。
如果想要不安于現狀,想要進步,那么認真規劃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節奏不可缺少。
杭州這座城,有我想要的節奏,想要的環境與資源。想和更多的人連接,去體驗這座城的生活方式。杭州與我大學四年的那座城市的生活態度是完全不同的,也和我生活十多年的家鄉是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我期待和這座城產生的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