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樹不帶回去家長會不會投訴?小朋友會不會哭鬧?”
昨天的圣誕森林DIY活動開始前,團隊成員一直在強調這一點。
我說不會的,因為我們最開始就定好了規則,告訴他們樹不能帶回去。
下午兩點半,活動正式開始,家長和小朋友蜂擁而至,排隊簽到領裝飾品,迫不及待想要進入活動現場開始裝飾。
當鐵馬一打開,大家像是中彩票一樣,飛快地跑到屬于自己的那棵圣誕樹旁。
三步做一步跨,快速坐到地上,打開裝飾包,開始裝飾自己的圣誕樹。
“裝扮完他們是否會要求帶回去?”
“不會的,我們有說的,我再提醒下。”
我和同事依然交流著家長是否要帶回圣誕樹的問題,因為圣誕樹只有30棵,但有50個小朋友,樹不夠分。
我拿起話筒再次強調樹裝扮完要留在現場。
“親愛的家長和小朋友們,感謝大家幫助我們布置圣誕森林,布置結束后,大家的樹需要留在現場,我們一起組成一個夢幻的圣誕森林,完成裝扮的小朋友可以來我這里領取一份專屬的圣誕禮物。”
當不斷強調這樣的規則,家長開始明白樹是不能帶回去的,并且完成后還可以領取一份圣誕禮物,他們便很開心。
“姐姐姐姐,我裝扮完了,我要領禮物。”
有些小朋友一聽到還有禮物領,趕緊加快了裝扮速度,來我這里領禮物。
從頭至尾,也幾乎沒有家長來鬧說為什么樹不給他們帶回去。這和以往的肆無忌憚對我們提各種要求完全不同。
最終,所有的圣誕樹都裝扮得漂漂亮亮的待在了現場。
這讓我想起《一年頂十年》這本書中,貓叔所提到的定好規則很重要。
沒有規則,別人就會隨意越界。有了規則,別人就會在你的規則內做事,對于雙方的傷害都會降到最低。
比如貓叔曾經和別人線下見面,沒有制定過規則,告訴對方哪些能問,哪些不能問,哪些能和別人講,哪些不能。
于是和他見面的人,有些人會拍他的照片,有些人會把不能說的秘密說出去。
可當他制定了與他見面的規則,事先說明,所有和他見面的人就明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能講,哪些不能講。
再比如他沒有為自己的時間定價之前,誰有任何事情,都會來找他,不管他是否有時間或者有方法幫對方解決。
這樣他很苦惱,因為他的時間不夠用,而且還要回應一些他不想回應的人。
于是他開始為自己的時間定價,從幾百到現在的幾萬。
從那以后,找他的人越來越少,卻越來越精準,越來越優質,他自己也有了更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管是學習圈,又或者工作中,還是親子關系、親密關系,我們都需要制定自己的規則,與他人相處的規則。
規則不是在彼此之間筑起一道墻,而是讓彼此能在舒服的區域相處,不至于踩雷。
我并不同意親密無間,只有親密有間,關系才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