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好奇投入了簡書開辟的“理事會·同舟學院”,學院于昨晚正式開始試運營。
創始人七月的島讓我們又一次展開想象的翅膀,自行定位、寫構想。
有句話說“不忘初心”,回想當初投稿“同舟學院”時,家庭教育的想法,源于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希望每一個家庭都是民主和諧的,讓家充滿“愛”,讓每個家庭成員都希望為家甘愿付出。
家庭教育學院的目標是,構建和諧民主的家。愿景是,以“愛”為指導方向,用“心”與家共成長,共努力,造就“心”愛之家!
首先,如何打造這“心愛之家”,本人有以下的想法:
第一,創建父母學堂。
(1)打造良好的親密關系。
在家庭關系中,最重要的是親密關系,也就是夫妻關系。
夫妻二人就好比屋頂的兩個重要橫梁,就算是屋體再堅強,沒有屋頂的兩根重要的粱支撐 ,屋子就沒法起到遮風擋雨的本能。
因而,想要家庭和睦,首先得有好的親密關系。
從熱戀到結婚成家,夫妻二人會漸漸地對彼此熟悉,更多開始以柴米油鹽等瑣事,而發生意見相左。這個時候怎么辦呢?
那就得雙方共同學習、成長,讓彼此的思想能夠達成共識,從而能制定出二人的共同目標。
當然夫妻二人,還要學習的是,學會掌控情緒,不要讓你的“情緒腦”阻礙了“理智腦”,一旦情緒占了上風,很多不好聽的話,可能就會隨口而出,而傷了二人的感情。雖說,大多夫妻是”床頭吵,床尾和“,但如果能有共同的目標、用對方“愛的語言”表達愛,也許更能讓你的那個他,更愿意接受,二人感情也更穩定、長久。
(2)打造合格父母的必修課。
當成為父母后,養育孩子,便是夫妻二人最本職的工作。
現代社會,不再是推崇過去那種隨意的散養。都希望科學育兒,如何做到“科學”呢?
你需要做的是,先要了解兒童的身心發育過程,從而在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能做到不焦慮、不盲目跟隨,你對孩子的性情心中有數,可以成為孩子的朋友,也可以成為孩子的指路明燈——亦師亦友。
讓孩子小時候以你為偶像,長大以你為榜樣。
無論孩子長多大,人在哪,都愿意和你開懷暢談。
第二,創建親子系列課程。
現代社會,父母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報英語、畫畫、鋼琴、唱歌、模特等各種五花八門的培訓班,但為什么家長不給自己報呢?不是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嗎?孩子越學越多,掌握的本領越來強,當孩子大了,你老了時,你們的代溝是像河還是海呢?
所以,基于讓父母能有效的陪伴孩子成長,個人覺得有必要開設親子系列課程。
親子系列課程有以下種類:
(1)親子游戲類。
為什么把這個放第一,原因在于,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愛玩的心,其實父母也不例外。無論孩子多大,游戲是拉近父母與孩子距離的最好方式。
不過,隨著孩子年齡段的不一樣,游戲設置當然也要隨之而變動。
(2)親子健身運動類。
隨著疫情的發展,身體素質就格外重要。父母總是擔心孩子的身體,其實父母的身體也很重要,那就不如父母帶著孩子一起來健身,既鍛煉了體魄,又增進了親子關系,何樂而不為呢?
(3)親子閱讀類。
在人的一生中,有近15、16年的時間要在學校中學習,而參加工作后,也是要不斷地提升自己,才有可能在你的領域中,擁有一席之地。
親子閱讀,可以幫助父母、孩子,也就是一個家庭養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國民素質的提高添動力。
“少年強,則國強!”
(4)親子手工類。
每一個孩子是不一樣的,有的喜歡動,有的喜歡靜,有的愛書,有的愛吃,也有的愛動手。手工類,可以促進孩子們精細動作的發展,親子手工更能讓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最深層的聯結。
第三,創建家風家貌的學習課程。
家風,是一個家的靈魂之所在。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轉化地影響著人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那孩子們就會陽光樂觀地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那孩子們在成長中會走許多彎路。
家風,正像“播下了一種行為,收獲了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了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然后,如何將以上家庭教育的文化內容推廣呢?
也許在《精益創業》中說的好,可以在小范圍類去投放市場,看看客戶的反饋情況,根據客戶反饋來調整課程的內容、方式。
可以先在簡書中,邀請第一批有此意向的簡友,免費體驗。根據課程內容,可根據情況將體驗營設置成5天、7天等。
當在第一批體驗過,覺得很好的簡友,可以邀請朋友,我們再開放更多體驗的名額。
當課程逐步走向成熟,收獲好評時,我們就可以打造更好的課程出來,當然會收取適當的費用。畢竟老師們的智慧,也是需要給予一些物質上的支持。
最后,當然是需要招募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將家庭教育的文化推廣給更多的人。
以上僅為本人腦洞之初構想,如有不合理處,望各位看到的簡友指出。有志向投身于家庭教育的簡友,歡迎來組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