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退休不到一月,已經決定厭煩。認為自己年紀輕輕,身體康健,實在不應該就此不工作。哎,她可能不知道自己女兒已經在眼巴巴念著退休生活了。如果可以就此不上班,我也會像媽媽一樣迅速厭倦么。
故而翻到兩年前舊文一篇。
《你有消磨時光的才能么?》
消磨時光也是一種才能。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我覺得若是知道自己沒有這種才能,那么還是要盡量讓自己變得忙碌才好。
——村上春樹
爸媽總是不理解我為什么總是熬夜,就算加點小班,回家吃飯洗澡滿打滿算十點半也該睡下了吧。
可是你們一定能夠理解,就算五點回家,也可以無所事事就那么晃到了深夜。翻翻手機,看個視頻,我們漫無目的,卻似乎總是不愿睡去。
看起來我們這一代人似乎都有消磨時光的才能罷。一部聯網狀態下的手機,基本等于失眠利器。
試過在信號極差的鄉下,那種手機只剩下mp3功能的地方,還可以那樣從容地消磨時光而不愿睡去嗎?似乎伴著田野蟲鳴與風聲,就能毫無壓力地早睡早起。
父母那一輩的人或喜歡打麻將、或喜歡看電視,甚至單純的聊天都可以到深夜甚至通宵。不過,現在的他們都開始教育孩子要早睡,而他們已經沒有那么多的精力,也沒有那么多的不安和牽掛,是到了可以安心早早睡下的年紀,也是到了沒那么多睡眠,早上都賴不了床的年紀。
消磨時光的人大抵分兩種:沒事找事兒漫無目的的,大多是無聊且不太開心地在消磨時光;可以開心地知道要做什么事情去度過空閑時間的人,大概才能算會消磨時光罷。
有外省來川工作的長輩跟我說,她在成都的同鄉總叫嚷著節假日好無聊,但她卻忙碌得緊,各種活動簡直都懶得參加了。上了年紀后反而很希望能在家里休息一下,無所事事也是好的。
但偏偏,那些會過光景的人,即使閑著也是忙碌的,要做的事情永遠那么多。
從前我媽還沒退休時,工作內容也尚算輕松。那時疑惑,一天到晚婆婆媳婦的電視劇翻來覆去地看,難道真的不無聊么?我媽卻很詫異地反駁我:我每天忙得很吶!早上起床了要去公園走走,回來吃完早飯又要出去買菜,買菜回來做飯吃飯,中午還要睡個午覺,醒來后看幾集電視就又要做飯了……好吧,算上偶爾的朋友聚會和走親戚神馬的,這樣看起來其實他們還挺忙!
退休后的這半月,除了不去上班,她的生活其他一切照舊,其實差別真的不大。但失去了工作時間的那一份規律,又沒有找到新的東西填補,她自然還不習慣。
姑姑就說過她過不來我媽這樣的生活,她跟我一樣無聊不得。最后連打麻將都煩了,居然想找個體力活兒的工作,還說那樣可以上班不動腦子又可以不那么無聊,簡直哭笑不得。最近聽說近況,還是回歸了麻將桌并照料小孫女。
看到電視劇《北上廣》里,張兆輝飾演的角色多年睡不超過四小時,因為舍不得這花花世界,只嘆時間不夠用;《朗讀者》節目上有一位翻譯家,多年來工作到深夜,八十多歲依然思維清晰,譯作不斷;意氣風發時的希特勒據說是每天只需要休息兩小時的,單位的大多數領導亦是被工作擠壓到幾乎沒有私人時間,但做起事來依然風風火火,毫無疲態。來自精神上的某種成分還是物質,在補給著他們身體所需的休息。
但平凡如我,是工作清閑時偶爾還會腦袋卡殼。目前還想象不到那種全負荷運載一個月頭一天酒醉到深夜還要早起應酬的生活。
想要的東西不同,自然選擇的生活也不一樣。不過有點夢想、野心什么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你不會閑的無聊啊!
ppt達人布衣公子說他開始堅持整理和分享知識起,生活就有了節奏,一切紛亂仿佛都被厘清了,意外的驚喜是還有不菲的經濟回報。其實看他的有些東西,包括寫的故事可能我并不感興趣甚至還有些不贊同,但是對于這種心態和會善消磨時光的能力也是極佩服的。
會消磨時光的人生活總不會太差,因為內心始終有某種無形的堅持在指引著,不會雜亂無章,也不會迷失和偏離。無論你想要的是平淡還是不凡,無論你選擇閑適還是忙碌,終歸需要內心的一份節奏去把控和支撐。
所以,村上春樹說得多么對啊,不會消磨時光就盡量讓自己忙碌起來吧。
就不會因打折而買多無用的東西,不會因為無事而遍尋消磨的法子,也不會因寂寞而選擇并不合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