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媽媽在QQ上問我:“我女兒二年級了,很粗心,這次數學考試,光列豎式計算就扣了八分,怎么辦啊?”
孩子粗心怎么辦?是很多家長都關心的問題。一般來講,孩子粗心是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除了會造成作業、考試粗心外,還會導致他上課不專心,這樣,孩子的學業成績就不會理想。我們學過意象溝通法就知道,長期以往,環境會不斷給他負面的確認,他就會形成“我不會讀書,我不優秀”等負面的自我意象。形成這樣的自我意象,孩子就會慢慢的對學習喪失興趣,甚至厭學。
注意力不集中是導致粗心的主要原因,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注意力不集中呢?同樣,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很多,表現在作業、考試上,主要是視知覺弱,表現在聽課上,主要是聽知覺弱。這里我們先不管上課不專心的問題,還是回到前面的問題,孩子粗心怎么辦?
造成孩子粗心的原因有很多種,我們要仔細分辨,一一區別開來,先找到具體的原因,再找針對性的策略。
那孩子的粗心都有哪些類型呢?
一、概念模糊型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上面個小女孩是怎么粗心的,先看先來看,失分最多的,第二頁第三題的列豎式計算。
我們看豎式計算的第一題第一步,她原先是怎么做的呢,75-28=53,怎么錯的呢,她是因為對減法的計算方法還比較模糊,個位5-8不夠減怎么辦呢?本來應該是向十位借一作十,變成15,15-8=7,但她5-8不夠減,就8-5了,當然就錯了。
她這題的粗心錯的原因是對退位減法的知識沒有完全掌握的原因,對這塊退位減法,概念模糊。
好,我們再看一下豎式計算的第二題100-64-18,那么他一百減六十四,他怎么減呢,他是100-64=34,這里,她退位是退了,但0-4他還是變成了4-0,所以這題錯也是退位減法沒完全過關造成的,整百數減去一個兩位數的概念模糊。
類似的概念模糊造成的錯誤還有很多,比如:0×6=6;0+6=0等。
孩子為什么會概念模糊?一般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由于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老師講到這一概念時沒聽到;另一種是整體性認知風格型造成的。一個人的認知風格,從是否整體來劃分,可以分成兩種:整體性認知風格型和局部性認知風格(也可以叫系列性認知風格)。偏整體性的認知風格,性格上大方毛糙,做事速度快,憑直覺操作,反應較快,學習上一知半解,不重細節,知識面寬但不扎實。偏局部性認知風格正好相反。
舉個例子,比如說,孩子看完一篇文章或者看完一本書,你問他,這本書講了什么?大致上會有兩種回答,第一種回答呢,他就大概的把這本書大意敘述一下,不涉及到一些細節,那么,這種的就是屬于整體性認知風格。還有種就是偏向局部性認知風格的,同樣的問題問他,他會向你描述其中具體的某一個人物或者某一個細節,或者某一個片段,他不會跟你講這整本書大概講了什么,這個就是偏局部性的認知風格。
我們日常生活中,通常會偏向其中一種,除非受過專業的訓練,或自己意識到了,才會這兩者兼顧啊,既有很強的整體性的認知,然后也有很強的局部性的認知。
反應到寫作當中,整體性認知風格的人往往整個行文結構、邏輯性都不錯,但比較“流水帳”,不注意細節描寫;局部性認知風格的人往往文章細節寫的不錯,但文章的結構、邏輯不行,顯得啰嗦,不突出主題。
這張試卷的主人公,這個小女孩上課注意力集不集中我不了解,但從她媽媽的敘述中,我猜測她應該是偏整體性的認知風格。看下面的圖,通過她媽媽說的,我們知道她喜歡通過前面的內容來預測后面的內容,這是整體性認知風格才有的特點。
這種粗心錯的類型找到了,形成的原因也找到了,那怎么解決呢?
首先,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是找到孩子模糊的、尚未完全掌握的概念,重新教會他。像文中這位媽媽,知道她女兒的兩道題的錯誤原因后,重新給女兒復習了一下退位減法的知識,她女兒掌握了之后,又對女兒進行了測試,果然同樣的錯誤就避免了。
當然,這種方法是見招拆招的辦法。要治本的方法,要看她到底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概念模糊,還是偏整體性的認知風格造成的。如果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就加強注意力訓練,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一般來說主要是聽知覺弱造成的,具體怎么訓練,這篇文章里就不展開了,因為太長,一兩句話說不清楚。如果是偏整體性認知風格造成的,讓孩子明白整體性認知風格的優缺點,然后平時引起注意,并作相關的訓練,這里具體也不展開。
二、規范減省型
好,我們再看一下第三題,她是怎么粗心的呢?我們看,她個位上的1+9=10,寫0進1,她進1沒有標,十位上4+6=10,應該還要再加上進上去的1,因為沒標,所以就忘了。這道題是沒有嚴格按照計算的法則去做,而造成的錯誤。前兩道題也一樣,她退位也沒有標。只要按照計算法則把進位、退位都標上去,這類錯誤就容易避免。這類錯誤,我們把它叫作規范減省型。
類似這樣規范減省的行為,還有解方程、解決問題、遞等式計算、證明題等跳步驟,中間跳過幾步,有的甚至省略中間過程,直接口算得出答案。這樣也極容易造成錯誤。
解決這類粗心錯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完全按照嚴格的規范來,該標的都標上,不跳步驟,把每一步都詳細寫出來。
我們看,這個小女孩豎式計算錯的四題有三題都是這兩種類型,當天媽媽給孩子講清概念,要求嚴格標上進位退位標記后,再給她做豎式計算的測試,她就全對了。她媽媽感到很欣慰,效果還是很明顯的,長期困擾的女兒粗心問題終于有了解決辦法。
三、視知覺薄弱型
有的人可能會問了,這個小女孩豎式計算還有一題錯,這一題是屬于什么粗心類型呢?明明是“+”,她當成了“-”,明明是“9”,她當成了“7”,且還犯了前面講的退位減法概念模糊的錯誤。這一類就是錯誤的最多,也最難辦的粗心類型——視知覺薄弱型。
人的視知覺能力大致上可以分成以下七種:視覺敏感度、視覺分辨力、視覺記憶力、手眼協調能力、視覺聯想能力、空間知覺、圖形--背景辨別能力。
相應的,視知覺薄弱型就可以細分成以上七種,我們一一來說明。
1.視覺敏感度弱
概述
視覺敏感度,是指感知和辨別細小物體的能力。視覺敏感度對孩子的學習十分重要,如果孩子的視覺敏感度弱,當他從事抄寫、閱讀等學習任務時,就會力不從心。視覺敏感度弱的人通常會有以下表現:
(1)看書或做作業時,喜歡趴著或歪著頭,寫字也歪歪扭扭;
(2)看書的時候,黑板或屏幕時候,覺得字跡模糊,經常感覺眼睛發酸、腫脹或疲勞;
(3)讀書比較吃力,容易跳行或串行;
(4)對較小圖形的辨識能力差。
常見錯誤
哪些粗心是由于視覺敏感度弱造成的呢?我們來看幾個具體的例子。一媽媽問,她女兒老是把第二聲讀成或寫成第三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辦?
應對策略
我們來看,現在的語文教材上拼音都比較小,特別是聲調,視覺敏感度弱的孩子就很容易看錯。這個小女孩把第二聲讀成或寫成第三聲的原因就是視覺敏感度弱。怎么解決呢?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讓出版社按兒童的認知規律來出版,字要大一點,拼音也要大一點,但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在小孩子容易搞錯的聲調上方,用彩筆醒目的標上大大的聲調,這樣孩子就不容易錯了。
常見錯題
我們再來看下面這題:
題目要求畫一個鈍角,他畫了一個銳角。為什么會這樣呢?是他漫不經心嗎?不是的,你看他是很用心的,為了確保正確,他擦了重畫好幾次。是他不知道什么是鈍角嗎?當然不是,和他指出是要求畫鈍角時,他馬上就畫對了。他是視知覺弱,造成看題目的時候跳字,對他來說,他看到的題目是“畫一個角”,于是他就畫了一個角。
還有下面這題:
他怎么錯的呢?就是沒看到“多行”的“多”字,一旦提醒他注意這個“多”字,他馬上就會發現并改正自己的錯誤。他由于視敏感度弱,造成了閱讀時跳字。
應對策略
那這樣閱讀跳字造成的錯誤怎么來克服呢?我們可以要求孩子1.讀題的時候不求快,一定要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過去,實在不行可以用手或筆指著;2.題目的關鍵字一定要用橫線或圓圈給它畫出來。這樣就可以避免多數因為跳字造成的錯誤。
常見錯誤
我們再看下面這題:
商算起來是“8”,把答案抄上去的時候,他看的時候,位置跳了一行,看成了“1”,也是視學敏感度弱造成的。
應對策略
這種粗心怎么改善?可以讓孩子在把答案抄到橫式上時,左手指著得數抄。手指著可以明顯改善視知覺弱的情況,這種策略在很多時候都會用到,我們把它叫做:手指策略。
2.視覺分辨力弱
概述
視覺分辨力是指孩子能夠利用視覺來區別環境中的人、事、物的形象、形狀或符號,如大小、遠近、高矮、長短等的能力,包括求同和求異的能力。我們常常玩的“大家來找茬”、“找不同”、“連連看”考驗的就是我們這種能力,還有《視覺大發現》類的書中“找一代圖中有幾只小動物”之類的游戲也是考驗我們這種能力。
視覺分辨力弱的人通常會有以下表現:
(1)對圖形細微差別觀察不出來,對顏色的辨識能力也比較差;
(2)對拼音、英語的感覺吃力;
(3)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差;
(4)用筆著色或寫字時,動作慢且常常超出格子外;
(5)背景中的特殊圖形容易混淆。
常見錯誤
視覺分辨力弱會出現哪些錯題呢?我們來看一下,這道題目,為什么會錯的呢,仔細觀察一下。
他把5×6看成了5+6,為什么會這樣錯起來的呢?就是視覺分辨力的原因,視覺分辨力弱,所以把“×”看作“+”。
這題存在兩個錯誤,一個是運算順序搞錯了,他先算“35+5”了,然后是視覺分辨力弱,把“×”看成了上面的“÷”。
應對策略
同樣,我們還是可以用“手指策略”,在做這類題目時,讓孩子手指著題目的每一個數字、運算符號,這樣就可以極大的避免此類錯誤。
3.視覺記憶力弱
概述
視覺記憶力就是指孩子能通過視覺輸入信息的識記、保持和再現的能力。我們講一個人記性好,常說他“過目不忘”就是指他視覺記憶力強。由于我們所接觸到的信息,90%都是以視頻的形式呈現的,所以視覺記憶力強,對孩子的學習是有極大的幫助的,反之,則對孩子的書寫、閱讀等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視覺記憶力弱的人通常會有以下表現:
(1)上課時精神不集中,特別容易分心;
(2)看過的生詞,總是記不住怎么寫;
(3)不能順利地閱讀課文,讀不了完整的句子;
(4)一次只能做一件事件,如果同時做兩件事情,總會忘記一件;
(5)寫作業經常出現拼寫錯誤;
(6)寫字時,總是看一筆寫一筆,或是看好幾筆才能寫一筆;
(7)生活中經常記不住東西放哪里。
常見錯誤
視覺記憶力弱會造成哪些錯誤呢?我們來看下面這題:
題目里是469,抄到豎式里變成了479,6怎么會變成7的?他的視覺記憶受到了前面的“75”的干擾,所以“6”變成了“7”,當孩子視覺記憶力弱的時候,看到的東西就容易遺忘,也容易受到干擾。
應對策略
視覺記憶力弱的孩子,在作業完成后,檢查的時候,可以采用雙手同時指著這兩個數的方法,來檢查出錯誤。如,上面這題,一只手指著橫式里的“469”,另一只手指著豎式里的“479”,這樣就能發現錯誤。
常見錯誤
我們還是來看一下,上面這張試卷上的這道題:
那么這道題目她是怎么錯的呢?應該是兩個20元、兩個2元、一個5元、一個1元,合起來一共是50元,她答成了36元。因為無法詢問當事人,我在這里猜測是中間的兩個2元是受到了前攝和后攝數字的干擾而遺忘了,所以應該是視覺記憶力造成的。
應對策略
采用標記法,把要記憶的東西標記出來,這道題就可以讓孩子把觀察到的面值在邊上清楚的寫出來,這樣就可以極大的避免此類錯誤。
4.手眼協調能力弱
概述
手眼協調能力是孩子視覺和動作統一協調的能力。孩子在跳繩、丟接球、拍球、仿繪、剪紙等活動中,就要運用到這個能力。
手眼協調能力弱的人通常會有以下表現:
(1)需要視覺和動作配合的運動中,表現笨拙;
(2)仿繪,也就是照樣子畫圖形,畫起來圖形彎曲;
(3)字寫不工整,寫字動作慢。
常見錯誤
手眼協調能力弱會造成哪些錯誤呢?比如說,一道題目是要求孩子用彩筆描出圖形的周長,孩子描到離邊線很遠的地方,這就是手眼協調能力弱造成的錯誤。
應對策略
不求快,要求孩子慢慢的仔細的畫好。
5.視覺聯想能力弱
概述
視覺聯想能力指的是孩子看見某一圖形或形象,便能聯想起相似或相反的圖形或形象,能用聯想來彌補視覺信息的不足。視覺聯想能力對孩子解決幾何問題、應用題、形象思維等,起到極大的作用,這方面能力不足的孩子,只能機械式的學習,靈活性、創造力都會比較弱。孩子小時候看的書里面有會:出現動物身體的某一小部分,讓孩子猜這是什么動物?這種就是在考驗孩子的視覺聯想能力。
視覺聯想能力弱的人通常會有以下表現:
(1)想象力貧乏,較能從一個物體聯想到另一個物體;
(2)較難從局部聯想到整體。
常見錯誤
手頭上尚未有相關例子,等以后有了再補上,也歡迎讀者提供。
6.空間知覺弱
概述
空間知覺是孩子對物體的距離、形狀、大小、方位等空間特性的知覺,是多種分析器官協同活動的結果。孩子空間知覺了解物體或符號、圖片、文字、數字等的位置及他們周圍一些事物的空間關系。
空間知覺對孩子的學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在語文學習中的學拼音、識字、寫字、閱讀,數學學習中的數字的認讀、書寫、運算對齊、圖表等,就需要運用到空間知覺能力。
空間知覺有問題的孩子常把“b”、“d”,“p”、“q”,“f”、“t”及“n”、“u”等搞錯,寫數字時,會出現這樣的錯誤:7+8=51,他把1和5的位置顛倒了。再比如,我們在教學長度單位:分米、厘米的認識,我們讓孩子用手比比看,一厘米、一分米大概有多長,總有一部分小孩子,經過了好多次之后,他這個一厘米、一分米還比劃的不準確,差距較大,這是由于他空間知覺能力是比較弱的原因。
如果你小孩子還很小,一定要注意讓他都會多爬行,孩子爬行的過程中,有利于他空間知覺的發展,還有在家里設置一些可以讓他鉆的小空間如帳篷、小木屋這類的,沒有也可以用大紙箱代替,有時候,你也會發現小孩子喜歡鉆到角落里,那他就是在發展他的空間知覺。
常見錯誤
一媽媽問,我兒子豎式答案是54,抄到橫式上就變45,這是什么原因?這就是空間知覺弱造成的。
應對策略
還是可以采用手指策略,除此之外再讓他提醒自己仔細看位置有沒有顛倒。
7.圖形--背景辨別能力弱
概述
圖形--背景辨別能力是指把物體從包繞它的背景中區別出來的能力。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旅游的時候,導游說,“你看前面山上有個豬八戒背媳婦。”有的人看了半天,沒看出來,說明他圖形--背景辨別能力比較弱。
常見錯誤
圖形--背景辨別能力弱會造成哪些錯誤呢?圖形--背景辨別能力弱的孩子,在做下面這類題時,就會常常出錯。
數一數,下面有多少個長方形?
因為他們在數的時候,很難排除無關圖形的干擾。
應對策略
1.分類,有順序的數;2.每一類,在草稿紙上單獨畫草圖出來。
常見錯誤
我們看下面這兩題:
這一題由于邊上都寫滿了,孩子無法從這個背景中抽離、發現等于號后面還空著答案沒有寫。
這題,孩子直接給漏掉了。為什么呢?因為這一題在試卷的最下面一行,孩子沒能從背景中抽離出題目來,一直沒發現有這么一道題目。這兩題都是圖形--背景辨別能力弱的原因造成的。
應對策略
用手指策略,在做的時候,檢查的時候,每一道題都仔仔細細的手指過去。
四、錯誤干擾型
概述
所謂錯誤干擾型就是受到以前錯誤經驗、知識或定勢的干擾從而答錯。
常見錯誤
我們看,這兩題他“8+5”都等于“12”,也就是他受到了前面“8+5=12”錯誤的干擾,我們仔細去翻閱他的口算的話,會發現有好多“8+5=12”的錯誤。
應對策略
找出錯誤干擾,強化糾正。
五、潦草混亂型
有部分學生特別是部分男生,他做題目寫算式時,沒有排列整齊,十分混亂并且字跡潦草,這樣就很容易看錯,寫錯。這里就不再詳細敘述了。
六、漫不經心型
有些同學做題目的時候,會漫不經心,題目也不細看,看個大概,就匆匆寫上。像下面這題,就沒細看題目。應對策略,就是要嚴格的按照要求,先把左右兩邊單位化相同,并且標注在原數字的下方,然后再比較。這個題也可以歸到“規范減省型”里。
七、過度緊張型
和前面的相反,一些同學在做作業,特別是考試的時候,過度緊張,導致原來會做的也做錯。應對策略,深呼吸,放松心情,慢下來,按步就班的做。
后記
這篇文章是碼字時間最長的一篇了,在家碼了一部分,然后出差一周,出差的時候在酒店碼了一部分,沒碼完,又回家碼。好象拖的時間越長,越不想碼,碼的效果也就越差。視知覺部分,本來還有針對性的視知覺訓練,七種類型后面還有總體的應對策略,實在不想碼了,就這樣吧。:D哪天想碼了,再補上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