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多數中國人不喜歡邏輯思辨。你硬著頭皮讀完一遍《西方哲學史》之后,你會發現自己依然非常的糊涂,為什么呢?因為一切唯物與唯心的道理,最終都不可能徹底戰勝對方,唯心有其道理,唯物也有其道理。這二者從來沒有孰是孰非,誰優誰劣——它們只是隨著人類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而呈現出的不同傾向而已,那么,真相是什么?心物不二。什么不二?怎么個不二?
? ? ? 心外無物,物外無心。意識是無形的物質,物質是有形的意識。心與物同根同源。心與物的接觸,作用就在這一瞬間。注意,是一瞬間,只有這一個瞬間,沒有第二個瞬間。在這一瞬間中,心存在,物也存在,心物相互依存,過了這一瞬間,心過去了,物也沒了。所以物怎么能決定心?心又怎么能決定物呢?心和物又怎么會存在誰是第一性的問題呢?他們本是同根生呀!何必煎的太急呢?心物都不是根本。那個能生心物作用的才是根本、究竟。沒有能生,就不會有所生。沒有能立,就不會有所立。心物,是所立;自性、本體、道是能立。心與物同時發生,本性自空。脫離了心,物是不存在的;脫離了物,心也是不存在的。用口說話,用手寫字,你看,你聽,你聞,你想,你嘗,皆是心與物互動的作用。但心與物都不是本質,在它們背后還有那個能發起心、物作用的“東西”。那個東西是什么?!
? ? ? ?所以佛陀剛一降生便口出“狂”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所以孔圣人在面臨桓魋的威脅時也不謙虛了,說”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所以耶穌彌賽亞“信誓旦旦”地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智者察同,愚者察異。透過這些圣人智者的話,去感悟您那超越一切的本來面目。(下期話題《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