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若木槿
16年年底,我開始了在簡書的寫作之旅,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停不下來了。
我是一個中文系學生,能更為便捷地接觸文學知識是我在自媒體圈子里最值得驕傲的東西,除此之外,剛踏上寫作道路時的我,一無所有。
經過了近一年跌跌撞撞行走:閱讀,生活,感悟,思考,寫作,在17年年底,我忽然生出了想寫出一本書的野心,于是這個集子出現了。
這個集子最初的名字叫《繭中散記》。我覺得自己目前的狀況很像一只蝶蛹,被困在暗無天日的繭中,想要蛻繭成蝶,就要通過不懈的努力。而零零散散記錄在這個集子里的便是我在這個努力過程中,使我有所觸發的大部分東西,可以說是我的心路歷程。
我曾是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女生,平凡普通,沒有一技之長,甚至不太懂得“思考”是怎么一回事。這樣的我時常自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甚至不止一次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也時常焦慮,時光一天天流逝年紀一歲歲長,失去學校的庇護傘后,我又該如何生存?總覺得自己該有所改變,不能再得過且過了,卻又難以自抑,散漫如昨。
寫作是一個促使我產生改變的契機。將頭腦中的思緒變成文字整理下來,有益于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個點,理清楚和這個點有關的思路,進行更有條理的思考。而以最真誠的態度將自己所思所想記錄下來的文字,就像一面鏡子,使我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心靈的模樣,進而進行更為深入地思考。
和大部分同齡人一樣,我的心被一團霧似的迷茫籠罩著,并且讀的書越多,思考的程度越深,這種迷茫反而越發揮之不去。到某一個點,我忽然感到強烈的幻滅:人生的無意義。當然,我并沒有去自殺,死的未知足以使我感到恐懼而下意識遠離,于是漸漸回到生活中,老老實實腳踏實地地想些“怎么活得更好”一類實在的問題。
經過許多痛苦的思索,我得出最肯定的一個答案是:人生沒有答案。我很喜歡海德格爾對人生的一個看法,他認為人生是一段向死而生的歷程。也就是說它的本質是歷程而不是結果,也就無所謂答案了。
我們年輕,所以迷茫。因為從正常的壽命看來,我們的未來還長,還有著許許多多的可能性,我們不斷地往前走,就是不斷地實現某種可能性。
我還迷茫著,我還在尋找,所以這個集子里沒有什么對抗迷茫的解藥,也沒有什么指導人生的答案,它只是我對生活的思考與感悟。如果它能使讀者產生一絲共鳴,如果它能使讀者在思考某些問題時得到一點點啟發,那么它最大的意義也就得到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