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只要來自餐桌的一口食
文/方木魚
看了一個段子,我(女主,學生黨)一大早五點接到男友送飯的電話,不情愿地從被窩里爬起,宿舍還沒開門,只好從柵欄里接過男友送的飯,打開一看:三個饅頭。登時有了自己是監獄里的犯人,遇到親人送飯的場景?
喂,那誰,你是她親男友嗎?你知不知道后面有一大堆接盤俠在等著挖墻腳呢?
去大城市,印象比較深的是早晨的路邊攤,和早上吃早飯的上班族。路邊攤大多是一些快餐,快到固態的食物可以提在袋子里,流體的食物裝在被子和盒子里。通常上班的男男女女、年輕一族,一邊走著,一邊吃著。我猜想,他們一定是租住在單位附近,所以可以步行,然后,這幾分鐘的路程里,順便就把吃早飯的問題解決了。
好歹比不吃要強。
你看,人們對于食物,有時候就是這么簡單,簡單到一碗八寶粥就可以打發了。有時候卻有刁鉆地不行,有時候成千上萬的晚宴都難以滿足人們的胃口。誰知道那些早晨起來手里拎著一杯豆漿一個餅夾腸的家伙,晚上是不是要去一家五星級的酒店里赴宴?
我喜歡上潘潘貓寫的這本《來自地球的一個餐桌——潘潘貓的幸福家宴》,源于一個雞蛋。她寫:有人討厭雞蛋,討厭得要命,有人喜歡雞蛋,喜歡得不行。過過苦日子的人都有這種感受。小時候,雞蛋是好東西,吃不上,總是心心念念,想著難忘。后來日子好過了,拼命地補,報復性地吃。結果,傷了。
吃潘潘貓的雞蛋,大概不會傷。她把一個煎雞蛋做成了藝術品,一個荷包蛋,撒上蔥絲,讓人禁不住誘惑。
實際上,潘潘貓的每一道菜都是這樣:像一件藝術品。或者,她的攝影水平,絕對不在她的烹飪水平之下,比如她拍的那張西紅柿炒雞蛋,再稀松平常不過的一道菜,實木的桌面,長方形青花瓷的盤子(這可真是一種日常家庭里少見的盤子),旁邊綴上幾顆香菜或者芹菜,那色香味,如果不是考慮到別的什么丟人的因素,真的要去舔書了。
就像這道西紅柿炒雞蛋,讓我無比懷念起自己的大學時代,這是大學時代最愛吃的一道菜了。食堂里的西紅柿炒雞蛋出不了這個味道,必須要去校外的小館子。那時候能吃上一道有味道的西紅柿炒雞蛋,好比今天下飯店坐大席了。
再看他做的湯圓,外光里糯,讓人垂涎欲滴。還有他的驢打滾、南瓜豆漿布丁,這可真是個全才啊,不,十足的吃貨啊。
讀著潘貓的心情,看著潘貓的菜譜。嗯,夢該醒了,不說了,到點了。我要去上班了,路上順便買碗八寶粥。
多放糖,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