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在摘抄本上摘錄過這樣一句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這是蘇洵在《權書·心術》里寫的一句話。
現在正逐步向著“泰然自若”靠近。在講臺上改作業,看著孩子們下棋的下棋,飛紙飛機的飛紙飛機,談笑聲不絕于耳,甚至是追逐打鬧。就這樣看著他們,有那么一刻覺得自己已經靈魂出竅了一般,像一個局外人冷艷看著他們。只有:無力,無奈,無聲。
如果條件允許,我希望不再有這樣的大班授課制。我不喜歡每天生氣的自己,也不喜歡自己眼中面目可憎的孩子們。我期望有一個安靜,有秩序的教室,孩子們能夠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是他們的心里只有打架斗毆。
朱老師班上的孩子們有禮貌,有秩序,能按時完成作業,孩子們有集體榮譽感。再看到這些孩子們都覺得甚是可愛。自己種的辣椒接了種,炒了菜來吃,會請老師來共享他們的勞動成果,那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朱老師也是非常自豪的一件事。
另外我發現自己只要走進教室便再沒跟孩子們好好說過話,從來都是命令的語氣或事嘶吼的嗓子。每次看到混亂不堪的教室,我都覺得非常無助,我不知道要怎么和大家溝通,我不知道要怎么組織大家,當他們每個人都在講話的時候,我不知道要怎么讓他們聽到我的聲音。
今天的感動:
四班的孩子們今天用自己種的辣椒做了青椒炒肉絲,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孩子們都非常自豪,自己能夠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并邀請其他老師共享。從栽種,澆水,親手制作警示牌,到手抄報的制作,孩子們都非常用心跟認真。朱老師抓住這次活動的機會很好的的培養班級凝聚力和班級榮譽感。別班孩子會羨慕的說:四班今天有加餐是他們自己種的辣椒。那種自豪感是真的會油然而生。
我上課始終有一個問題,孩子們的課堂參與度始終不高,有些孩子自己本身的學習習慣很好,上課積極跟老師互動,下課認真完成作業,遇到問題積極討論交流。可是有些孩子就像是習得性無助,無論再怎么提醒,都是無動于衷,要怎么去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