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著大大的手推車,行走在大賣場中,嘈雜的環境,來來往往的人群,玲瑯滿目的商品刺激著我的視神經。剛剛吃了一碗熱面,被冰冷屋子凍僵了的思維,再一次充盈起來。我貪婪的望著身邊的每個人,好像一個剛剛從外星歸來的人。我開始思考活著與生活的不同。
所謂活著,就是過一天算一天,渾渾噩噩,不去思考,沒有靈魂,沒有追求。
所謂生活,就是心中堅守一份信念,每天盡職盡責的工作,細致的去生活,用高質量的工作、高質量的生活來向夢想靠近。
而今天超市中的人們,就應該是在生活,在細致而真切的生活著。那些花花綠綠的服裝,那些用購物車裝滿的各式各樣的鞋子,那些新鮮而又生動的水果,那些滿載著糧食的小桶,那些細膩的可愛的豆子和小雜糧,那些紅白相間散落在案板上的肉,那些或深或淺顏色的鮮亮的水果,都讓我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行走在大賣場里,心里還在思索著生活與活著的問題。看著每個行走在這里的人,穿的或是時尚或是落伍,眼神中或者是透露著精明或者是透露著迷茫,年齡或是很大或是很小,說起話來或是大聲喧嘩或是竊竊私語,這些都讓我感到格外的清新。
從前的日子里,從來未思考過這樣的問題。只知道生活中有一個有一個的難題需要去面對,需要去解決,卻從未去體味什么是活著?什么是生活?
現在想來,還真是有這樣的問題存在。30年前的童年記憶中,父輩們對我們賦予了太多的期望。他們剛從吃不飽、穿不暖的陰影中走出來,能為我們創造的就是一個能吃飽但不能吃好,能穿暖但不能穿好,能上學但需要自立的環境。這樣的環境打造出來的我們更多的是活著,過一天算一天。
記憶中最深刻的是小時候物質匱乏的飲食,總是圍繞大人在身邊,看著豬肥膘耗油過程,聞一聞那種撲鼻的香味、嘗一嘗豬油的滋味、品一品油梭子的勁道,吃一吃葷油拌飯,仿佛在體味世間最好的美味。再回想小時候穿的服裝,總是要大一號的,只因為媽媽的一句話:“大衣服可以多穿一年,家里沒有那個條件”。
因為生存的壓力,活著活著活著就成了壓在我們每個人心頭的一塊巨石,所以學習、學習、學習是最最重要的,一定要學習,要好好學習、要學習好。在應試教育的指揮下,我們學會了學習,學會了競爭。其他的東西,被壓縮到了邊緣,壓縮到了角落。十幾年的學校生涯轉眼間走過,我們也步入社會。而現在我們學會了渾渾噩噩地活著,卻忘卻了生活本身。
生活就是把這份心中的信念,轉化成最真實的高質量工作,高質量生活,這些層面最真實的莫過于吃穿住行。每一天如何做好三餐,吃的健康而又有營養;如何穿暖穿好,而又有自己的特色;如何能夠住好,把自己的小家布置好,收拾好。如何處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種人際關系。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領悟,自己去學習,自己去每天的體會、操作,要質量還要效益,而這一切的一切,對于從小沒有經受過這些鍛煉的我們,其中的難度,其中需要的堅持,其中需要的速度,其中的細節操作,是遠遠超過于若干年前對我們學習的要求。
這也許就是活著和生活的區別。我們可以學會學習,我們要還學會生活,這就是人生,你永遠有學不完的東西。你永遠會面對新的挑戰,無法埋怨,無法停止,活著并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