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花開很美,花謝有另一種美;月圓很美,月缺有另一種美。相愛的人長相廝守,那是最美好的;但是如果由于某種原因,不得不分開,那份愛會不會變化?分開之后愛還會美好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近日,電視上看到央視的節目《朗讀者》請來了96歲的著名翻譯家許淵沖。許老說起自己翻譯的第一首詩就是林徽因的《別丟掉》。當他情感充沛地再度朗誦其中的詩句“一樣是月明/一樣是隔山燈火/ 滿天的星/只使人不見/夢似的掛起”時,哽咽流淚,在場觀眾無不動容。許老覺得這首詩的情很真、很美,就翻譯了這首詩送給喜歡的一個女同學。“1939年,我把林徽因的詩《別丟掉》譯成英文,發表在《文學翻譯報》上,我寫信給她,但不知道她已經有人了。直到50年后,我獲得國際譯聯杰出文學翻譯獎時,收到了這位女同學的回信,她已經在臺灣了,我已經結婚,她也結婚了,雖然我沒有成功,但是回憶起來還是很美的。”
? ? ? 雖然示愛失敗,但美好的記憶陪伴了一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當晚,看到許老提及《別丟掉》這首詩,我很好奇,特意在網上收集這首詩的背景資料。林徽因的《別丟掉》是懷念徐志摩之作。作為現代文學史上的兩位著名詩人,林徽因和徐志摩早年在英國發生戀情,卻無果而終。林徽因年輕時與徐志摩相愛,卻由于理性、個人經歷及性格因素,最后選擇嫁給梁思成。一九三一年在上海的徐志摩,為趕時間聽取林徽因在北京進行的建筑學報告而搭乘郵政飛機遇難。林徽因在極度的悲痛中懷念著這位摯友,并將飛機殘骸中的一塊木板掛在臥室里做永恒的紀念。
? ? ? ?《別丟掉》是徐志摩飛機事故去世后,林徽因經過徐志摩故鄉,見景生情寫下的一首紀念徐志摩遇難一周年的小詩。全詩如下:“這一把過往的熱情/現在流水似的/輕輕/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 在松林/嘆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著那真/一樣是月明/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使人不見/夢似的掛起/你問黑夜要回/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著 /有那回音”。物是人非,林徽因對徐志摩的深切懷念,與徐志摩的生前的另一首詩歌《忘了自己》中遙相呼應。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就是“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
? ? ? ?不求擁有,不求結果,只求那年遇到我愛的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我想起之前去印度看過的泰姬陵。估計世上再沒有哪一位君主能像印度君王沙賈汗這般癡情了,當他的愛妃因難產而死,他傷心欲絕,隨后他決定在亞格拉為愛妃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泰姬陵,以表達他對愛妃的思念之情。整個陵墓的建造歷時了22年,估計有2萬名工匠參與,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造,用玻璃、瑪瑙鑲嵌,絢麗奪目,整個建筑毫無瑕庇,月光之下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泰姬陵剛完工不久,其子奧朗則布弒兄殺弟篡位成功,沙·賈汗國王本人也被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宮內。此后整整8年的時間,沙·賈汗每天只能透過小窗,凄然地遙望著遠處河里浮動的泰姬陵倒影,后來視力惡化,僅借著一顆寶石的折射,來觀看泰姬陵,直至最終憂郁而死。但有幸的是,沙·賈汗死后被合葬于泰姬陵內他的愛妃姬蔓·芭奴的身旁。遠眺世界七大遺跡之一,那個半透明的、夢幻般的泰姬陵,許多人曾嘗試總結它的美麗,唯有印度偉大的詩人泰戈爾形容得最貼切,那是“面頰上一滴永恒的眼淚”。
? ? ? 有一種愛,可以穿越時空,生死相隨。
? ? ?不管是否示愛成功,不論能否相愛到底,即使生死相隔,只要有愛,縱使分開,美好如初。既然如此,我們豈能不好好擁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