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是心理繪畫治療的第3次課程。sandy老師再次重申了心理投射提問時,要提問開放性的問題,模糊性的問題,讓繪畫者的無意識和潛意識的想法呈現出來,不要有自己的投射。
特點是:刺激具有模糊性,反應具有開放性,潛意識內容表達。心理投射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老師們一定要小心求證。
心理投射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投射性提問就是小心求證的過程。
老師首先進行了第2次作業的反饋,提出5個“不要”。
1.不要質疑畫者。“畫的內容與主題接近嗎?你覺得滿意嗎?為什么選擇畫在左邊,而不是右邊怎么只畫一朵花呢?”
2.不要求畫者。“你希望它結出什么果子?你喜歡這棵樹嗎?”
3.不把自己的投射強加給畫者。
4.不上價值(你的畫很有輪廓,有氣勢。)
5.不提出沒有邏輯的問題。(這是什么季節的樹?你是這幅畫中的哪一個元素?)
投射性提問,就需要按部就班地提問:
看畫先看主題。
學會提開放性、模糊性的問題。
清空自己,忘記自己,保持有無窮的好奇心。
無話可說就不說,不要隨意夸夸夸。
我們要以畫者為中心小學自己做一面鏡子,讀畫者沒有自己。
sandy老師,選擇一幅畫,重點教老師們如何投射性提問?按照順序,抓住要點,可以這樣來提問:
1、(扣題,確認畫的主題)這幅畫有主題嗎?你能說說這副畫的主題嗎?
2、我看到畫上有兩棵樹,是這樣嗎?哪一棵樹代表你自己?
3、你能夠用3—5句話描述一下這幅畫嗎?
(開始提問時。要抓這副畫的主角—大樹,然后再問其他的細節。)
? 從畫者的描述中,我們要抓住關鍵性的問題,繼續追問,從他的話語中能夠了解更多的信息。
4、假如你是這棵樹,你能夠看到外面哪些風景?你曾經四周看到過什么?
5、你能說說好朋友蛇和貓的關系怎樣嗎?與另外一個樹的關系怎樣?你能詳細說說嗎?
6、我還看到了一只蝴蝶是這樣的嗎?你們的關系怎樣樹下還有幾片葉子,是你樹上的樹葉嗎
7、你還看到了什么?這棵樹的根你能說說嗎?那也是自己的作用,小時的前面有小小圓圈男生嗎能說嗎?
8、你能說說嗎?那么你站在這里多久了,四周你都看到過那些景色?
投射性提問是有順序有結構的,要順著畫者的思路邏輯來提問,不要進行條約式提問新,新聞主角再問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