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想到參加活動,就開始焦慮,寫什么主題呢?
一條一條消息甩過來: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現代教育,道德缺失與重建……天哪,這是要逼死我嗎?能不能來點輕松愉快的?好吧好吧,那你寫吃,寫喝,寫玩……好啊好啊,吃吃睡睡那可是我的強項。
說到美食,不說說陜西特色是說不過去的。
可是,大名鼎鼎的羊肉泡饃我不是那么愛吃,就那么不想研究。度娘說:羊肉泡饃簡稱羊肉泡、泡饃。古稱"羊羹",西北美饌,尤以陜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它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欲,食后回味無窮。因它暖胃耐饑,素為西安和西北地區各族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陜也爭先品嘗,以飽口福。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陜西名食的“總代表”。
我所感受到的羊肉泡饃是大清早,幾個背手而來的老漢,一人要一碗,一邊拉家常一邊掰饃,這個驕傲的宣揚:這是我兒子買的羊肉票。那個撇撇嘴,:我兒媳婦非得讓我每早來吃,還不如咸菜稀飯來的舒服。咧嘴而笑的臉上皺紋橫生,像一朵花。
我最愛吃的特色應該是粉湯羊血。
一碗火辣辣熱騰騰的西安特色,粉湯羊血,配上勁道的烙餅。早餐來一碗,一天煩擾無。
粉湯羊血是用凝結的血塊,配以粉絲、香菜等輔料。羊血鮮嫩、粉絲光滑筋軟、辣香撲鼻。寒冬食用為最佳。所用調料多為溫中健胃和芳香開竅的中藥。
據《陜西傳統風味小吃》一書描寫為:“麻、辣、咸、香、光、嫩。羊血鮮嫩,入口光滑,調料多樣,辣香撲鼻,助人食欲,有利消化。
小女人最喜愛的涼皮,也是特色之一。陜西,涼皮分為米皮和面皮兩大類,有西府寶雞搟面皮、漢中米皮、秦鎮米皮等,有麻辣,酸甜,麻辣,香辣等各種口味。 涼皮歷史悠久,據說源于秦始皇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街頭小攤,早餐小店,甚至大酒店,都能找到涼皮的身影。大姑娘小媳婦,一天不吃都饞的慌。
說來說去,陜西最有特色的應該是面食。biangbiang面,li面,扯面,棍棍面,酸湯面,岐山臊子面,旗花面,匯通面,烙面,蕎面饸絡,楊凌蘸水面,牛筋面,燴面片,麻食,搓搓,御面,驢蹄子,褲帶面……單是面食名字就可以列出一長串。
烙面是陜西關中地區禮泉縣特有的面種,被譽為是最古老的方便面。八九十年代之前,只有逢年過節才可以吃到,算是奢侈品了,其余時間只能空流口水。看起來簡單,真正地道的做法一點也不簡單??杉訙秤茫嗫筛沙浴F涮厣苑ǚQ之為“泖(音同“卯”:mao,一聲)”,即將面(調和面糊,攤成煎餅,折疊起來,用重物鎮壓瓷實,用刀切成同等寬窄的面條)盛在碗中,反復用烙面湯(用帶骨五花肉清燉成湯)澆之。然后調上佐料,即可食用。佐料的調配比較獨特,用上等的豬油燒熟調和上好辣椒面,配以蔥花、韭葉、西紅柿,蝦皮、鹽及當地釀造的香醋。
只說面食似乎太單一。陜西的特色太多了。從主食到小吃,從餐點到宵夜。一篇怎么夠寫。
先吊吊胃口,下次再說。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