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關鍵詞:證據 法律適用 現場簽售 游戲 美女 流氓
舊時因一場戲兩三個時辰過長,觀眾不等終場即離座,因此戲班常把劇目的重點放在倒數第二出戲上,叫“壓軸”戲。
最后一出則安排演些技術性強的小型武打戲或趣味性濃的玩笑戲,讓觀眾在這無足輕重的演出中逐漸散去,故稱“送客戲”,即所謂“大軸”。
隨著時代的發展,詞義也是發展演變的,現在的人們,習慣把最重要的節目放到最后才出場,稱作“壓軸”。
三點零一分,學員基本都落座了,早已在講臺等候的班任兼主持美女Z老師迫不及待地給大家介紹道,這是我們這一期培訓班的最后一節課。
很顯然,Z老師對最后一位出場的講師也是很欣賞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充滿了柔情和自信的目光環視著臺下,繼續道,G科長的這節課是絕對的壓軸大戲,大家一定要認真聽講才不枉來臨汾這一行。
跟隨著Z老師的目光,全場一百多號學員的目光也齊刷刷地射向了坐在講臺右側的G科長,不約而同的行了注目禮。
足足有六十秒,熱烈的掌聲過后,G科長開始了這最后一節的課堂大戲。
百聞不如一見,G科長的講授真的是你想不到的睿智淵博、詼諧幽默、妙趣橫生。整個課堂的氣氛異?;钴S,一掃午后的沉悶。
在我們親愛的G科長的妙語連珠下,生硬死板的案例變成了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故事,寬松和諧的氛圍很快拉近了他和學員的距離,同時也點燃了大家學習的熱情。
《公民與法》欄目的主持人應該拜他為師,梁老師講故事的水平也不過如此。
一對情侶相處很久了,一日又在小樹林幽會,男孩比較內向,不敢主動,女孩也很矜持……過了好久了,女孩終于鼓起勇氣用肘輕輕碰了一下男孩,問道,你在想什么,男孩輕聲反問道,你在想什么,女孩說,是我先問的你得先說,男孩腦袋一歪說我和你想的一樣。女孩立馬嬌羞道,你流氓!
講解有罪推定論,G科長引用了上面這個故事,故事講完G科問臺下你們說誰是流氓,問的大家捧腹大笑,關鍵是大家對這個法律術語有了很深刻到位的理解。
課堂上諸如此類的段子、例子層出不窮,把大家學習的熱情不斷引向高潮。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中場休息的時候,G科長還搞了一場現場簽售新書會,據說出版社不讓打折出售,足以可見此書的受歡迎程度。我是G科的忠實粉絲,自然要買一本。
售書完畢,音樂起,全場學員起立,合著音樂的節拍一起做手保健操。這也是G科講課不同于別的講師之處,簡單的手操既能提神醒腦還能緩解疲勞。
接下來的課程是以一個游戲開始的,G科給大家每人發了一張信紙,要求大家隨意對折然后再撕個角。游戲過程很簡單,結果卻大不相同,等到G科一一把紙展開之后,大家才發現幾乎沒有兩個是一樣的。
G科講道,有時候法律適用定性的難點和復雜性就像這個游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見,導致結果就會有所偏差。
就這樣,最后一節課在緊張而又愉快的氣氛中完美收官。
相信對于每個學員,這也許僅僅是學習證據和法律適用的開始!
最后引用G科的一句話,改革開放三十年,法律的量有了但質還需提升。我也發現一個現象,如今的老師多了,可是水平卻低了,不怪學生不愛聽你的課。
然而要“學”好,還要好“問”,三人行必有你師。
正所謂:“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
借用一位學員的個性簽名來結尾:靜品人生,享受過程!
因為一個人,愛上了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