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上周一開始記錄跑步日記以來,已經過了8天,新的一周又到了周二,在這8天中,一共跑步6天。每天保持在半個小時左右。
原計劃是要跑8天的,周日沒有跑,確實是想周末了,難得睡一個懶覺,給自己放松了一下。可是周一清晨,天降甘露,剛將手伸到陽臺外,就已無一塊兒干燥肌膚。索性只能在屋內做做拉伸運動。
對于不同的人來講,跑步的目的不同。但對于大部分像我一樣的上班族,跑步就是一種釋放,是對健康生活的一種追求,也是對自我的管理和約束。
從跑步中,我們可以重新燃起對生活的期望,一步一步踏出通向夢想的足跡。每一次跑步,都是和自己內心的一次交流。跑步可以讓我們理性的分析當下的處境,坦然的面對每一天生活所給的壓力和困難。
這段時間,我加入了簡書【運動·健身】專題的微信社群,里面有一群和我一樣喜歡運動跑步的伙伴。他們來自全國各地,為了更好的生活和更健康的身體,每天都做著一份小小的堅持。
每天早上六點過就有人在群里開始打卡,跑步、騎行、keep健身等等,一直到晚上。很幸運這么年輕的我們就開始重視運動與健身。因為這才是生命的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東西。
在現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人們把對現實生活中金錢、買車買房的追求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的時代,健康很容易淡出人們的視線,被忽視得體無完膚。
最近在讀于娟的生命日記《此生未完成》,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觸動,準確的說應該是對生命意義的思考。比如她在文中提到:
有些事情,電影也好,BBS也好,K歌也好,想想無非感官享受,過了那一刻,都是浮云。唯一踩在地上的,是你健康的身體。以后熬夜之前多想想這段話。
這句話給了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一個很好的警醒。
29歲的于娟得了乳腺癌,在與病魔堅強樂觀的抗爭了一年多以后,在遺憾中離開人世。她曾經何嘗不是一個努力、上進、拼命的現代人的標桿,集“留洋博士”、“才華青年教師”等于一身。然而就在自己事業剛起步,兒子剛會叫媽媽的時候,撒手人寰。
所以,在我們忙碌的生活與工作中,且勿忘眷顧一下自己的身體。不是不上進,而是要帶著自己的身體一起,去迎接美好的生活。哪怕這份美好來得慢一點,可是卻更有質量。
每天都堅持跑步和運動,就會養成習慣。
查爾斯·杜希格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給我們指出了養成習慣的回路:暗示→慣常行為→獎賞。就是說我們只要找到一個行為發生的暗示,比如早晨的鬧鐘響了,再想想我們行為結束后得到的獎賞,比如成就感,一點自我獎勵等,就可以將一個行為養成習慣。
所以,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帶著自己的身體,去追尋美好的生活!
2016年9月6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