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停訴說著自己的故事,讓他自己也成了故事本身。
《大魚》講述的是主人公愛德華,生性熱愛自由,成年之后,選擇離開自己的小鎮,踏上探索世界的旅程,一路上,遇到各種稀奇古怪的人和事,而講述這些出現在他生命中的故事便成了他老年后最大的興趣。而這些卻遭到他兒子的厭煩,他并不相信父親的故事,直到父親臨終前,他決定回去見他最后一面,最終發現和了解了父親一生中的那些故事和真相。
看到很多人談論《大魚》這部影片時,都感慨于劇中的父子關系,愛德華的兒子一直不相信他的故事是真的,覺得他是在吹噓和夸耀自己的過去,所以父子的關系很差,最終通過更深層次的了解,他終于明白了父親講故事的用意。誠然,父子關系的和解是一大看點,而在我看來,比這更重要也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應該是愛德華的故事。這些故事反映的是另一種看待生活的方式。
王小波說:“我呀,堅信每一個人看到的世界都不該是眼前的世界。眼前的世界無非是些吃喝拉撒睡,難道這就夠了嗎?”這當然不夠,一個人不應該只擁有眼前這已經被規律化和格式化的單調枯燥的生活,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奇幻的世界、童話的世界、故事的世界,屬于他自己的世界。
后來我們知道,當初愛德華講過的那些稀奇古怪,精彩絕倫的,經歷和故事,很大程度上都是他虛構出來的,因為真實的經歷和現實的劇情從來都是單調無味的,劇中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情節,愛德華一生都在跟別人講述兒子出生時的故事:他為了給出生的兒子一份禮物,決定用結婚戒指去釣一條沒人能釣到的大魚,結果戒指被魚吞掉,他成功奪回戒指,并把婚戒作為禮物送給兒子。而真實的情境卻是,兒子出生的時候父親因為工作沒能趕回來,為此一直內疚自責。
老醫生問坐在病床前的兒子:“你出生的這兩個故事,你會選擇哪個?要我就選擇后者…”是啊,比起那枯燥單調的現實,愛德華那精彩充滿奇幻色彩的故事卻更能給生活增添樂趣,畢竟沒有人喜歡那困住一切的枯燥生活吧。
現實往往是瑣粹、單調、和艱難的集合,有很多時候,真相也常常是乏味和令人難以接受的;而那把現實的真相,編制成彩色的故事的人,應該是世界上最溫暖的人吧,因為他們為原本艱難的生活涂上了彩虹般的顏色。
與其說是把生活過成了故事,倒不如說是打開了另一種看待生活的方式,即使我們都知道生活原本就是艱難的,但我們仍要滿懷激情地去擁抱,要永遠懷抱著夢想,把生活過程屬于自己的故事。
你的故事呢?你的故事講到了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