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想,如果不是走上讀書這條路,我一定也如我母親希望的那樣,早早結婚生子,孩子都可以打醬油了吧。
沒錯,我是個女人,女人最美的夢就是披上嫁衣緩緩走向心目中的那個白馬王子。
這樣的夢我也做。
只是打小我就特別喜歡讀書,記得到了上小學的年紀,一到十都數不全的我如天賦異稟般地要求父親,你該送我去讀書了。沒錯,是我自己要求的,因為是九月份以后出生,就在我這么要求的同時,我還沒有達到入學的年齡。學校的校長是同村的,我爸一定是送了禮的吧,盡管我沒有達到入學年齡,我還是如愿入學了。
沒有經過幼兒園的過渡,我直接上的小學。家里面有兩個孩子,父母忙于生計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也沒有教育孩子的意識,完全是放羊式,我記得入學第一條是測試數數。別的孩子是從一數到一百,我從一到十都不順溜。第一學期結束我語文和數學都不及格,第二學期結束我奇跡般地在班級排名第一了。從此以后我一路開掛憑借考試成績進入重點中學再進入重點高中再進入重點大學。
從背上書包的第一天起,我從來沒有逃過學,也沒有誰監督我做作業。我就無師自通地自覺做作業,大冬天的小小的我趴在火桶(皖南的取暖工具)上做作業到十一二點是常有的事情。經常拿班里第一名,獎狀貼滿了整整一面墻。這種意識從小學一直保持到高中。是老師眼里的得意門生,是別人家的孩子。
所以到現在我都覺得,小孩喜不喜歡念書,是一件靠天賦的事情。
我念書的那個時代,還沒有實行義務教育。考試成績不及格,是要留級的。從小學升初中升高中升大學,都要一路一路考過來。沒有過門檻分數的,要么沒有繼續讀下去的資格要么繳一大筆比學費高出數倍的贊助學費。還要分重點和非重點的分數線。
初中升高中的入學考試,那個時候分兩條路,去讀高中再考大學或者去讀中專早點就業。
我們家經濟條件不好,這并不是容易的選擇,多虧我母上大人斬釘截鐵地說,只要你讀的上,我砸鍋賣鐵也供你讀書。讀書的事情你自己選吧。
于是我走上了讀高中考大學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