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長達四小時的電影。
四小時左右的經(jīng)典電影并不罕見,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亂世佳人》等,《戰(zhàn)爭與和平》1966版甚至還超過了400分鐘。
這些時長驚人的作品都有些考驗觀眾的耐心,尤其是當故事是按照時間順序循循漸進的時候。
《美國往事》有所不同,通過一個構(gòu)思巧妙的時光切換鏡頭,講述了主人公面條的一生。
老年主人公面條透過少年時候偷窺窗口,再次看向他的青春往事這個鏡頭。
下一秒,老年面條的眼睛,切換成了少年面條的眼睛。
時光就這樣悄然劃過了半個世紀。歲月流逝,人世滄桑。
一、友情
對于青少年時期的男人來講,友情和義氣往往大過一切。面條與麥克斯不打不相識,后來兩人成了莫逆之交,他們要努力打拼出一片新天地。面對地頭蛇霸哥的霸凌,他們沒有退縮,反而主動出擊,利用自己發(fā)明的“專利”去搶生意,拓展掙錢的渠道。
當霸哥持槍截擊吹風(fēng)得意的小幫派時,面條看到最小的兄弟被對頭一槍打中后,他兇猛地沖上去殺掉了霸哥和前來阻止他的警察。
小兄弟對生命的逝去還是很茫然的,他還不清楚生死是什么回事,他只是對面條說了一句,“我滑到了”,這成了面條終生不能釋懷的場景。兄弟們得救了,迎接面條的卻是12年的牢獄生活。
反觀麥克斯,在緊要關(guān)頭,雖然他年齡更大,但是他沒有站出來反抗。這正是麥克斯和面條的不同處:麥克斯更看重自己,為了自己的夢想和利益,他不惜犧牲兄弟情義;面條更看重友情,為了兄弟們的利益,他不惜犧牲自己。
于是,當禁酒令即將解除,走私酒水的生意不再吃香,麥克斯和面條在幫派發(fā)展方向上產(chǎn)生了分歧。面條為了兄弟情義,不惜打電話向警方告密。而麥克斯卻順水推舟,金蟬脫殼,陷害了自己的兄弟們,并且讓面條背負上幾十年的愧疚。
三十多年過去后,麥克斯已經(jīng)搖身一變成為顯赫的上流人物貝利先生,面條只是一個被愧疚之情摧殘的不得意之人。兩人見面,各講了一個關(guān)于友情的故事。一個是背叛的故事,一個是忠貞的故事。
二、愛情
少年開始起面條就喜歡上了黛博拉,黛博拉也喜歡面條,每次黛博拉在雜物室跳舞的時候,面條就躲在廁所里透過挖開洞的墻壁偷窺。從此就是一生的愛而不得。
麥克斯像是他們之間的第三者。每當當面條和黛博拉甜言蜜語時,麥克斯就要將面條召喚走,以至于黛博拉生氣地說:去吧,你媽媽在召喚你。
中年時,黛博拉遠走好萊塢,面條去煙館消愁而被麥克斯大罵。麥克斯通過賣友求榮,成功躋身上等人,最后與成名的黛博拉走到一起。很難說,他們兩人是否有真正的情感,感覺更多的是相互利用。一個是肆意地報復(fù)曾經(jīng)的兄弟,一個是尋求一種權(quán)勢的保護。
三十多年后相遇,黛博拉不太敢直面面條,只能躲在濃厚的妝容背后。流過衰老臉龐的淚水,既有悔恨,也有嘆息。她仍然關(guān)愛這個曾經(jīng)讓她心動的男人,不愿意讓他去面對殘酷的真相,希望讓他擁有一個關(guān)于愛情和友情的美好回憶。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永不再見,有些愛一旦錯過就永不再來。是遵循本心追求自己的愛情,還是屈從現(xiàn)實尋找自己的依靠,這可能是一個永遠無解的問題。
三、名利
面條,是一個典型的街頭小混混。他的家庭環(huán)境決定了他注定會流落街頭,但他的性格決定了他也只會是一個小混混。
他并沒有麥克斯的那種“野心”,他只是想平平穩(wěn)穩(wěn)、安安靜靜地,和自己相愛的女人共度一生??伤诿绹罨靵y的時期,當所有人都擠破頭來實現(xiàn)“美國夢”時,一個自甘平凡的小混混是那么地不合時宜。黛博拉愛著面條,但又絕不可能選擇一個小混混作為伴侶。
麥克斯,簡直就是美國社會里再標準不過的成功者了。他可以為了自己的名利不擇手段,最終達到萬人矚目的位置。他為了自己的成功,自己的社會地位,出賣了一切他本該珍視的東西。
當初的他,認真掂量了一下,覺得還是成功更重要,于是放下了剩下的一切。但當他真的成功了以后,回過頭看,卻發(fā)現(xiàn)自己生命中一切的意義竟存在于這些雞零狗碎之中。
黛博拉與麥克斯是一類人,為了成功可以犧牲一切。她目標明確、刻苦認真的,雖如愿以償?shù)財D進好萊塢,成為光彩奪目的大明星,取得了從小就夢想的成功??赡怯秩绾危K身未嫁,與不愛的麥克斯同居,生活華麗而凄涼。
結(jié)語
特別喜歡豆瓣上的一個高贊短評,借用作為結(jié)尾:“有一種片子,伴隨你走過熱血沸騰的青春期,在成年后來看卻又是另一番感受。在巴西,它叫《上帝之城》;在日本,它叫《大佬》;在韓國,它叫《朋友》;在香港,它叫《古惑仔》;在臺灣,它叫《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在大陸,它叫《陽光燦爛的日子》;最早的在美國,叫《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