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如果擁有一件毛衣,就是擁有一件奢侈品,一定是如獲至寶,幸喜萬分。從小我就想,哪一天我也會有自己的毛衣。并且一定自己親手織。
在我小時候的70年代,毛衣如果穿小了,破了,一定是舍不得扔,總是拆了重新織,線不夠,就增添一點新線織衣領和底邊袖口,或沒有同色線,就用其他相近色線配,總是許多毛衣是色彩斑斕,不過,多數是用舊線織我們小孩的衣服。表姐們拆下來的斷線都是成了我的玩物。不同顏色和長度的線我都拿回來收著。她們有織毛衣用的竹針,我沒有,她們總是藏起來不許我用,怕被我折斷。我有辦法,折兩根蘆花棒用剪刀削尖,雖然針尖不滑溜不好用,還是姑且可用。我最先的處女作品是織褲帶,細細長長的,用的最基礎的平針,褲帶織好,基本拿針手法就會了。一本正經還真的織完一根,記不得起頭和收尾是誰幫忙的了。那時候,大概八九歲。
后來,搬家離開表姐,從此沒有接觸毛線直到初三畢業。有一次,去同學陶虹家玩,看見她手里拿著自己已經織好一半的毛衣,而且還有鏤空花,驚訝之于又羨慕不已。回去和媽媽說這件事后,媽媽說,姑娘家的是要學學手工,以后要給自己家人織一件,家里有舊毛線,先學織手套吧。于是,我再次拿出毛線,這時候我有錢買竹針了,長的短的都有。我一貫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都是專心致志,一絲不茍,即使做的笨拙,也要完成。在織手套的大拇指地方對于我這個新手來說可是費了一番功夫。幾天的努力,終于織好一副手套,是那種露半截手指的手套,冬天寫作業用正合適。我還在手背上織一排麻花,套著只有我的小手才能套進去的手套,心里樂滋滋的,原來我也能這般的心靈手巧。 ? ?工作之后,閑余的時間逐漸多起來。隔壁的同事生寶寶不久,每天忙于織衣服,又勾起我織毛衣的興趣。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毛線已經很普及,在我接觸的毛線中很有名的是上海恒源祥全羊毛,價格高。南京地產的長江牌,衛星牌也不錯,價格便宜。當時在高中時候就知道馬海毛是一種新品種線材,顏色鮮艷,毛茸茸的,很好看,織出來的衣服又輕又時尚。有錢買線又有時間,給自己織一件吧。因為是練手藝,沒舍得買全羊毛,買了相對便宜的馬海毛。淡紫色的馬海毛,選了當時流行的漁網針花型,興沖沖地開始了以后的編織生活。當時店里面的其他幾個女同事都成了我師傅,我只會基本針法,是她們教會我如何分身,如何織衣領底邊,我才知道一縷縷線是如何千變萬化。終于,第一件自己動手的美衣完工,不忘在胸前別一朵紫色胸花,煞是好看。有了第一件,接著第二件,織了自己的,又給別人織,飛針走線,針織不輟,不亦樂乎。
暑往寒來,日出日暮,時光在指尖穿梭,彩色的絨線飛舞間變成一件件暖暖的衣服。每一寸每一米,注入的千絲萬縷的心思,化成五彩斑斕的世界。每一件的衣服都沾滿濃濃的愛意,心中充滿著無限的成就感,猶如詩人寫好了佳作,釀酒人造出了美酒。期間不乏有酸甜苦辣的滋味。最記得是有一次。同事結婚,出嫁,我去吃喜酒,剛進門她妹妹對我說,榮姐姐,我給姐姐結婚穿的毛衣還有一只袖子沒織好,怎么辦?我聽了趕忙說拿來看看。袖山已經織好,但是以我的速度要想織完除非一夜不睡覺。廢話少說,只要有希望,就努力爭取吧。她妹妹聽說能完工,也很高興,她要我今晚不回去,準備和我一個織上半夜一個織下半夜。那天已經是寒冬臘月,外面刮著凜冽寒風,似乎要飄雪。一同來的還有一位女同事也沒走,陪著我一邊說話一邊織毛衣。同事和妹妹一邊招呼客人一邊說謝謝我。十二點一過,按習俗新娘洗過澡以后客人陸續回去了,屋里一下子冷清,我的腿也覺得涼氣襲來。她們三擠一張床睡,我也把腿伸被窩,這樣才暖和起來。終于在夜很深的時候收完最后一針,我的手已伸不直手指。仿佛聽到外面的公雞叫,我脫掉外衣合上快要用牙簽撐起來的雙眼。那件毛衣傾注的是無價的親情和友情。
? ? ?織來織去,一晃間不覺有二十多年。現在的毛線品種繁多,毛衣的款式也是多姿多彩。雖然商場里面什么樣的毛衣都可以買到,仍然有眾多的織女們熱衷手工編織。現代化的網絡更加方便大家交流經驗。我也關注編織論壇,成為其中一名“織女”,每每看到姐妹們發的新衣總是蠢蠢欲動,點擊收藏。總想在合適的時候把它變成自己的美衣,總想在編織的同時尋找著那份專心,那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