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在身心疲憊與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
對于文字的文思泉涌就特別的依賴~
也因為是文字的尖銳與文字的優美~
讓我可以好好靜下心來~
回顧這些曾經的過往~
以及好好思考未來~
是怎麼樣的人格特質~
可以造就這樣的人~
與其說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倒認為是環境造就了一個人格特質,價值觀~
這個是永恒不變的定律~
但是我更加相信~
堅信自己的初衷~
找到堅持下去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決心~
這幾段話,一直在鼓勵著我~
就是靠著這樣的艱苦奮斗和堅持到底~
郭臺銘才在創業的路上越走越順。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之初,最喜歡探討的問題就是:
錢從哪裡來?沒錢怎麼創業?
對于這一點,郭臺銘說:
創業,錢不是問題,
在于有無創業精神;
而所謂創業精神,核心就是有沒有決心。
郭臺銘——
臺灣著名企業家,臺灣第一大企業鴻海精密
(下屬華人最大科技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
郭臺銘第一次借錢創業失敗了,不僅賠光了母親多年的積蓄,還失去了多年的兄弟情誼(因為創業失敗,無法償還借款);第二次又藉錢創業,公司步履維艱,時好時壞,郭臺銘感覺自己像是一隻寒冬中的孤雁,咬牙切齒的堅持。但無論如何艱難,在創業這條道路上,郭臺銘始終沒有放棄過~
莫欺少年窮
郭臺銘出生在一個非常貧窮的家庭,作為長子,他更是承擔了很多的責任。想要上學就必須靠自己打工掙錢,為了籌夠學費,他幾乎做過所有能做的工種??恐牍ぐ胱x,郭臺銘最終只上到了??啤V钡剿L大成人,他的家庭仍然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子,家裡最好的家具是一把單獨的藤椅。
對于創業改變自己的生活,郭臺銘從小就有執念和思考。讀完??浦?,他的不少同學都進入航運公司上班。那時候的臺灣航運貿易越來越好,航運公司的待遇優厚,他也在航運公司當了一段時間的業務員。
郭臺銘卻始終在思考:沒有工廠哪來的貿易呢?開工廠才能發展出更好的事業。于是他辭掉工作,拿了母親多年的積蓄十萬臺幣,和朋友在臺北縣創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料產品
當時,他接了朋友的一個生產塑料零件的單子,但無論是資金還是資源都遠遠夠不上開辦工廠的。甚至很多模具都買不起。郭臺銘只好四處找模具廠幫忙,加上行業卻越來越不景氣,那個單子最終也被對方放棄。
千辛萬苦的忙了一年,最后除了一屁股債之外,什麼也沒有得到。出資的朋友們都被嚇住了,紛紛撤出投資,不過一年的時間,郭臺銘就成了光桿司令。第一次雄心壯志的創業,就這麼慘淡收場。
堅持一個方向
儘管第一次創業就撞得頭破血流,郭臺銘的創業之火卻沒有因此而被澆熄。很快,他又發現了二次的機會。
當時黑白電視機剛剛在臺灣地區興起,有了一次教訓的郭臺銘決定這一次從小的地方做起——製造黑白電視機選臺的按鈕。他又藉款30萬成立了鴻海公司,全公司上上下下只有15個人。
20世紀80年代,世界進入個人電腦時代,郭臺銘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術,以連接器、機殼等產品為重心,力行“量大、低價”的競爭策略,迅速佔領市場。這個時期,臺灣經濟飛速發展,地價不斷飆升,房價更是成倍增長,不少商人看到了商機,都做起了炒房炒地的買賣
當時公司發展勢頭正猛的郭臺銘也曾經猶豫過,畢竟炒房抄地省心省力、來錢又快,對比苦兮兮的開廠子真是容易太多。但糾結兩個星期后,郭臺銘決定還是把工廠辦好。他堅信:做長遠的生意,才能贏到最后。談長遠,興辦工業一定要比投機炒作好!
公司想做大,光靠賒和借肯定做不長。郭臺銘更重視技術更新、設備引進、與人才培養。趁著資產充沛,郭臺銘立即日本購買設備,開始建立自己的模具廠。 1985年,郭在美國成立分公司,開始在臺灣之外開拓市場,并創出“FOXCONN(富士康)”品牌。至此,郭臺銘已經成功打造出他的“連接器王國”。
如今,鴻海的員工已經由最初的15個人,擴大到15萬人,年收入達9000億。
成功的背上寫著堅持
公司剛剛改革時,家人反對、公司元老反對。但郭臺銘還是義無返顧的一頭扎了進去。沒錢就去借,沒人就親自去談,沒訂單一個個出去求。
為了節省錢,那時的郭臺銘,連長途電話都要到父母家去打。有次過年,給員工發完年終獎后,他口袋裡只剩下2000塊錢:初一給父母1000;初二給太太娘家1000;初三就身無分文,又一頭扎進工廠中。
甚至,他還把自己的公司從鬧市臺北搬到了偏遠的屠城,只是因為那裡的監獄是臺灣專門關押經濟犯的地方。萬一哪天他出事被關了,員工還可以天天就近匯報公司的情況,客戶可以到“隔壁”跟他談生意,確保公司繼續運營
剛剛成立富士康時,為了在海外站穩腳跟和拿下海外的客戶,郭臺銘長期在國外,白天在外邊跑,晚上住12美元一天的汽車旅館,幾天時間就跑遍了美國的32個洲。
就是靠著這樣的艱苦奮斗和堅持到底,
郭臺銘才在創業的路上越走越順。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之初,最喜歡探討的問題就是:
錢從哪裡來?沒錢怎麼創業?
對于這一點,郭臺銘說:
創業,錢不是問題,
在于有無創業精神;
而所謂創業精神,核心就是有沒有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