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的上次持續畫畫140天之后就不畫了,這次用英語又到了這一天,之前還定了個小目標,說要突破140天,今天也算達到了,但我知道英語我會一直用下去,這次沒有盡頭。
剛剛試驗了三天讀五分鐘語法書和寫五分鐘英語日記,我就感覺學到不少東西。先說說讀語法書,定個五分鐘的倒計時,然后朗讀,完了做后面的習題,做完對答案,錯的地方就知道自己哪里還沒有好好掌握,再把正確的寫上去,這個過程就結束了。
寫英語日記我只會問自己那三個問題,what did you yesterday?你昨天做了什么?what will you do today ?你今天做什么?How do you feel?今天感覺怎么樣?回答這些問題都是自己的真實生活,不會用英語表達就去查,查完再寫,那時自己的印象很深刻。因為和自己有關,所以記住那個表達的方式也很容易。像昨天有點頭疼,用中文說我感覺有點頭疼,英文表達是I have a headach。其實這些單詞都學過,可是就是不會把它組成句子。
看來主動的練習確實很重要,不過什么也需要重復才會發生很大的作用。
接下來就差選擇一個語音的材料,練習一下口語,口語差勁的一直被人鄙視,每次說口語周老師都會去糾正,寫英語文章用語音輸入,可是它識別不了我說的單詞,要么就是錯誤的,看來真的應該好好重視這個問題了。
選好材料然后每天去聽、模仿、和朗讀。王淵源老師的清晨朗讀會內容可以每天先選一段,對我來說最難的是朗讀,生詞多查起來費時間,30分鐘也怕不夠,不過有時間還是試驗一次,看看用多長時間去練,先來看看這個方法的可操作性。(以下為王淵源老師的文章內容)
較理想的狀態
1.先聽一遍我讀的語音。
注意?:聽的時候最好不要看原文,聽不懂100%沒關系,你要是能聽得懂100%那還學什么?
2.再聽一遍,這次跟著模仿(聽不懂你模仿的沒關系,跟不上也沒關系,就盡量模仿你聽到的音!)
3.朗讀一遍原文
這個時候才花點時間查不懂的內容(但查詢的時間不要超過總練習時間的三分之一!)
這樣的話,就是能查多少算多少了,如果練習時間30分鐘,只查10分鐘為宜。
4.1-3步驟再重復2-3遍
先看做一遍需要多長時間,再看能不能重復幾遍。
發到朋友圈里,告訴朋友你今天練了英語!(對我來講,日常的轉發與分享是最大的支持和幫助,提前感謝!)
起碼要達到的狀態:聽一遍,跟著模仿一遍,朗讀一遍。
接下來就去實踐一下這個方法,上次實踐還是在新年的時候,因為口都開不了就放棄了,那時候還沒開始跟著英語每日說練習,現在也算有一些基礎了,再試一試看效果怎么樣。
說點和英語無關的。這次我終于發現了有人點評文章的好處,因為每天自己寫的時候就會想,這篇文章會有人看哦,所以要寫的好一點,不知不覺中就對自己提高了要求,像以前寫,總覺得沒人看,自己想寫什么就寫點什么,不注重質量,所以這次真的感謝群里的這項規定,能在無形中提高寫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