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評論》精讀 | 海明威 ,鐵漢肩頭扛道義,妙手執筆著文章(二)

海明威是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作家,一想起他,眼前就會浮現出一片海,一個老頭叼著煙,干癟的皮膚上還有幾多皺紋,瞇著眼,望向遠方。


? ? ? ? ? ? ? ? ? ? ? ? ?人物介紹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美國作家和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的奧克帕克,晚年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自殺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錯綜復雜,先后結過四次婚,是美國“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對人生、世界、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

海明威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他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海明威的作品標志著他獨特創作風格的形成,在美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特色經歷

海明威寫作有個獨特的習慣,就是一定要站著寫,他認為這樣可以讓他保持清醒。

每天清早起床后,他會全神貫注地站在讀寫板前,唯有將重心從一只腳換到另一只腳時,才會挪動一下身體;寫作順利推進時,他大汗淋漓,興奮得像個小男孩;而當藝術家的觸覺突然消失,他便會感到煩躁、痛苦——他是一個嚴于律己、自我約束力極強的人。直到晌午時分,他才會拿起圓頭手杖離開房子,到泳池邊開始每日半英里的游泳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寫作技巧面面談

海明威曰:“不可說”

海明威認為寫作這門手藝不該被過度的探究所干擾——“雖然寫作中的某些方面很堅硬,無論怎么討論都不會對它造成傷害,但其他部分卻是脆弱的,一旦談起來,它們的構造就會轟然瓦解,而你一無所得。寫作是私人的、孤獨的職業,在終稿完成前,不需要任何旁觀者在場。

海明威的工作時間表

寫書或者寫故事的時候,每天早上天一亮就動筆,沒人打攪;清涼的早上,有時會冷,寫著寫著就暖和起來。寫好的部分通讀一下,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會寫什么就停下來。寫到自己還有怨氣,知道下面該怎么寫的時候停筆,吃飽了混天黑,第二天再去碰它。早上六點開始寫,寫到中午,或者不到中無就不寫了,停筆的時候,你好像空了,同時又覺得充盈,就好像和一個你喜歡的人做愛完畢,平安無事,萬事大吉,心里沒事,就待第二天再干一把,難就難在你還要熬到第二天。

修改狂魔海明威

他每天停筆之前會修改一遍,全部完成之后會再修改一遍,別人打字之后,有機會再更正和修改,打字稿看的清楚,再修改一遍。像他的作品《永別了,武器》的結尾,最后一頁,他改了三十九次才滿意。

如何對待寫作帶來的金錢

如果錢來得太早,你愛寫作又愛享樂,那么就要有很強的個性才能抵制誘惑。寫作一旦成了你最大的惡習又給你最大的快樂,那就只有死亡才能了解。經濟保障的好處是可以讓你免于憂慮,壞身體和憂慮會相互作用,襲擊你的潛意識,破壞你的儲備

寫作越深入就會越孤獨

這些年,海明威都一直在刻意避免和作家來往。他的好朋友、老朋友大多去世了。在現實中是見不到他們的,但在寫作中,就好像同他們有來往,就好像和他們一起泡在咖啡館里。你們互通信件,寫得滑稽,興之所至會淫穢、不負責,這幾乎跟聊天一樣美妙。但是你更孤獨,因為你必須工作,能工作的時間越來越少,你要是浪費時間就會感到犯了不可饒恕的罪。

如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這是一個長效的累人問題,如果你花幾天時間回答這個問題,你就會變得非常自知而不能再寫作了。我可以說,業余愛好者所說的風格就是不可避免的別扭,那是源自你首次去做前人沒做過的事。一開始,人們只看到別扭,后來不大看得出來了。當它們顯得那么笨拙的時候,人們認為這些笨拙就是風格,還有好多人去模仿,這太遺憾了。

用冰山原則進行觀察

作家停止觀察就完了。但他不必有意識地觀察,老想著怎么去用。我總是用冰山原則去寫作:冰山露在水面之上的是八分之一,水下是八分之七,你刪去你所了解的那些東西,這會加厚你的冰山,那是不露出水面的部分。如果作家略去什么東西是因為他并不了解那東西,那他的故事里就會有漏洞。

虛構藝術的功能何在

從已發生的事情,從存在的事情,從你知道的事情和你不知道的事情,通過你的虛構創造出東西來,這就不是表現,而是一種全新的事物,比任何東西都更真實和鮮活,是你讓它活起來的。如果你寫的足夠好,它就會不朽,這是你為什么要寫作,而不是你所知道的其他什么原因。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評論與思考

從小學讀他的《老人與海》開始,海明威就成為了我最為佩服的作家之一。他用語簡練,行文爽朗,字里行間透漏出一種硬漢的氣勢。

我討厭一些纏纏綿綿、剪不斷理還亂的文章,多半把文章說的過于含蓄和委婉的作家,實質上是對事物了解不清楚,除了給讀者增添閱讀和思考障礙外,也只剩作家的顧影自憐吧。

一頭扎進名家書籍,我開始漸漸地看淡了一些東西,寫作是孤獨的,寫作更重要的是自己與自己對話。

寫作在取悅讀者之前,應該先滿足自己。寫讓自己笑,讓自己哭,讓自己忍不住反復讀的作品,你會發現,在不知不覺中,你已走進讀者心里。真可能就是常說的“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我開始漸漸放下一些東西,渾身輕松了許多,每日更文對我的意義更是一種與自己獨處的愉悅,像是消磨時光的一種方式。

寫作的意義,可能就在于此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