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酒館:都知道是他寺廟閉關偶遇高僧點化,卻沒有看到他出道18年所度過的郁悶時光,厚積薄發5年盤活9.86億用戶,成就1萬億的財富帝國。

4月25日,微信事業群成立搜索應用部。負責微信的搜索業務、閱讀推薦業務、AI技術研究及落地、微信數據平臺建設和數據能力的應用,其推出中心化產品干微博,弄百度,踢頭條,踩陌陌,滅阿里,搞網易,削蘋果引爆朋友圈。

5月20號今天張小龍火了一把,張小龍有一半的朋友圈消息是在深夜下班后發的。而這一次,是他第一次在朋友圈推薦小程序。據說這是我們「活捉」的第?1?位親兒子。凌晨 3 點,讓我們加班的人有了一絲安慰——原來我們都是看過凌晨 4 點天空的人。這個張小龍親自推薦的小程序,叫「音樂站」。

5月18日最新版本的微信里面放出了關于搜索應用的兩款產品:“搜一搜”與“搖一搖”。

在此之前,關于搜索相關業務就有些動作。在3月23日,微信正式上線基于微信大數據分析的移動端指數“微信指數”的第一版本。

微信剛推出小程序之后,一直被弱化的搜索作為主要入口的之一。開始對搜索功能的應用進行強化,一定程度上也加強了用戶使用搜索功能的習慣。

微信開始做中心化流量了?

截至2016年12月,微信和Wechat合并的月活躍賬戶數高達8.89億。月活躍賬戶數比整個歐洲所有國家加起來的人口總數還要多。

為什么說微信是一個天然的用戶池呢?在中國,哪個平臺擁有這么龐大的用戶數。

這么龐大的用戶基數,每天自然產生的搜索量可想而知。

微信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流量黑洞”,拋開中心化流量的說法。從商業角度出發,微信流量就是一個完全未知,尚未發掘的金山。搜索應用部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

對于微信是不是在中心化的聚集地,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打開微信公眾號官網,“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這句話顯得是格外的醒目。

對于整個微信生態來講,微信對于我們這些的創業者,唯一能給的就是公平。

正常的一個判斷:一旦出現中心化的產品,對于整個微信生態來說。就像一只蛀蟲,在慢慢蛀蝕著原本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公平”。

在微信官方對這個部門的四大職能介紹中,有講到閱讀業務推薦這塊。沒錯,要準備干中心化流量的事了!!!

大家都知道小程序的入口是二維碼,小程序本身不會通過朋友圈推廣,但通過二維碼是可以曝光在朋友圈里的,細心的朋友還會發現,自2016年11月3日起,新版的微信群聊啟動邀請確認功能,群成員需要經過群主確認才能邀請朋友進群,一旦群主啟用該功能健,之前流行的掃描二維碼進群將無效。

曾幾何時,一度幾分鐘就塞滿999+發言導致卡機的同學群、同事群、家人群歸于沉寂,有時幾天都看不到幾個人發言,就連心靈雞湯、吃喝玩樂、各種段子也少多了,但是各個聊天圈不請自來好多猶如牛皮癬一樣頑固的微信營銷的兄弟們,他們不知疲倦地沒完沒了的刷屏,賣內褲、搞眾籌、換群,自娛自樂,搞得不少吃瓜群眾很煩,退群也不是,不退也不是。現在大伙可以松了一口氣了“聊天圈終于可以耳根清靜清靜了!”

事實上,這只是微信版本的一個小功能。自2011年1月21日微信誕生之日起,它便帶著統一江湖的使命而來,基本上保持一個月一個版本的頻率在更新。到目前為止微信月活躍用戶數超過8億,微信企業號用戶超過2千萬,上面歇息著無數的段子號、草根號、企業號,微信上的各種應用,如游戲、電商、打車到支付應有盡有,尤其是二維碼掃碼支付更是把線下的商戶一網打盡。

可以說微信是到目前為止最為成功的一款平臺級軟件,它把客戶體驗、簡約設計以及商業價值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資深互聯網人和菜頭評價微信的流暢:“哪怕在GPRS下,微信也能把進度條輕易推到底。”

那么作為“微信之父”的張小龍到底是何方神圣?

能夠開發出如此牛氣沖天的極客產品呢?

先來聽一個張小龍和雷軍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雷軍的米聊比微信出來要早。

但是米聊已經米不聊生,微信卻風光無限。如今微信的估值高達8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344億元),是騰訊市值的一半。

米聊和微信都是山寨國外的應用kik,但是微信出來后,米聊玩完了。

騰訊的社交因子固然強大,但是沒有下面這個人,鹿死誰手猶未可知,那就是微信之父,張小龍。雷軍最后悔的,就是錯過了他,因為張小龍投靠馬化騰之前,差點跟了雷軍。

張小龍是湖南人,1969年出生在邵陽,1987年考入華中科技大學,與雷軍讀書的武漢大學在一個城市。碩士畢業后,張小龍進了國家單位,但是天才都受不了體制內的約束,不久他就辭職了,單槍匹馬開發了一個郵件收發軟件foxmail。

Foxmail是當時國內最先進的郵件系統,單挑微軟的outlook,很快就聚集了200萬用戶,什么概念?同期的QQ才10萬用戶。

1998年,剛剛當上金山總經理的雷軍打電話給張小龍,說要收購foxmail,要他報個價。小龍早已對foxmail沒了興趣,心里打丟的東西就是垃圾,他報了個白菜價15萬。

雷軍說OK,心里止不住的陰笑:“Are you OK?賣這么便宜?”然后……就沒了然后,他老人家剛剛上任,百事纏身,把這事給忘了!也怪小龍賣的太便宜,15萬的生意雷老大根本沒放在心上。

還好雷軍忘了,2年后,張小龍把foxmail賣了1200萬,一個叫博大的公司跑來撿漏,成了接盤俠。小龍帶著錢,買了輛車,去了趟西藏,凈化心靈。

后來博大玩不下去了,把foxmail和張小龍打包賣給了騰訊,小龍成了騰訊廣州研發部老大。

小龍干起了老本行,幫騰訊把QQ郵箱搞得風生水起,直接干死了MSN的hotmail。

2010年,一向沉默寡言的小龍給老板小馬發了個郵件,說要搞微信。這個時候米聊已經出現了,小龍敏銳的覺得這玩意會對QQ造成威脅。

小馬哥做QQ也是山寨起家,對小龍的這個山寨想法講不出的贊同,當即拍板:你帶著廣州研發部放開搞,我全力支持!

雷軍也不是吃素的,小米在騰訊有內線,知道騰訊要搞米聊。但是雷軍失算了,騰訊內部有3個團隊開發類微信產品,其余兩個雷軍都嚴密監控,唯獨漏掉了龍之隊。

2011年,微信正式上線,從此大步流星,甩開競爭對手千里之外。

張小龍的性格決定了微信的調性。

小龍一開始是程序員,后來成了產品經理,現在他是藝術家了。因為他有一次演講,說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最開始,微信拒絕商業化,只做平臺,因為小龍覺得,名利都是浮云。

foxmail沒想過盈利,微信一開始也不打廣告,都是小龍的決定,他就想安安靜靜的做一款好用的產品,沒想到受到了廣大用戶的肯定。

小龍是喬布斯式的人物,凡事追求極致,比如微信打飛機游戲,簡單到令人發指,卻是小龍否了N個方案才確定的最終版本,一幫大男人天天打飛機,找那個最爽的感覺。

微信開場畫面那個孤獨的小人,正是張小龍自己。他是個煙鬼,是廣州kent健牌香煙最大的消費者,他抽著煙做程序,滿身煙味。他一個人打球,一個人聽歌,一個人開著奧迪游走于廣州的夜晚,嘴里永遠叼著一根煙。

他一個人的孤獨,成就了億萬人在微信的狂歡,僅僅五年前,張小龍不過是騰訊眾多產品經理中的一員,天天過著黑白顛倒的“碼農”生活。如果十年前Foxmail沒有被騰訊收購,或許在美國硅谷的一個角落,還可以看到一個叫張小龍的中國人,但是絕對不會是今天的張小龍。北京爺們周鴻祎先生一直就想不明白“為什么是這樣一個人做了微信?”

那么,今天我們就隨同故爺一起去尋訪一下張小龍的成長足跡吧。

張小龍祖籍位于湖南省邵東魏家橋鎮,他的爺爺解放以后去了洞口縣高沙鎮十字街。這是一條依托湖南第二大河流——資江而建的古老街道,鎮政府曾經在這里辦過公,幾百戶人家,世代以種田打魚為生。1969年12月張小龍就出生在這里,他是家里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弟弟。與弟弟張小虎喜歡捉泥鰍、打油板、放炮仗不一樣,張小龍從小就喜歡安靜,經常一個人躲到樓上看書。可以說,張小龍在高沙度過了非常愉快的青少年時代,沒有任何學習壓力。

洞口雖然偏居在湘西南一角,不過也沾了“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靈氣,自古深受湖湘文化的影響,學風非常濃厚。“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小學畢業的時候,張小龍憑著他的聰明勁被縣一中初中部選上,一直到高中畢業,張小龍在縣一中度過了長達六年的寄宿生涯。從高沙到縣一中雖然不過20公里,不過當時還沒有滬昆高速,即便220省道也是坑坑洼洼,坐農村大巴車要晃悠40分鐘才能到達,所以張小龍兩三個月才回家一次,回家的任務就是挑米供上學伙食之用。

可以說,6年的初中、高中寄宿生涯不僅鍛煉了張小龍的生活能力,也讓他養成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不過,受到同寢室同學影響,就讀77班的的張小龍酷愛看武俠小說、打桌球、下圍棋,包括養成了抽煙的習慣。

當時,從整個邵陽地區的高考升學率來看,洞口排名是很低的,張小龍所在的洞口一中一度被取消了湖南省重點中學的掛牌資格,1987年那年一中本科升學率5%都不到。高一、高二張小龍成績排在班上前6名,并不算特別突出,不過他高三開始用功,當年高考張小龍就以超過重點本科線50多分的分數考上號稱“小清華”的華中工學院電信系,即便在華工,張小龍的高考分數在也排得上前十位。

1987年,18歲的張小龍從湖南洞口鄉下只身來到武漢,開始在華中工學院電信系7年的大學時光。剛開始,他住在東六舍2樓最東頭的一間宿舍里,那是一所古色古香的俄式建筑,一到春天,整個宿舍就彌漫在櫻花的香味中。

不過和高中一樣,張小龍心思沒有全部用在學習上,而是喜歡搗鼓電腦、下圍棋、搭電路、搞發明創造,談老道莊周等等。據他的大學同學回憶“小龍無論玩什么,只要稍加練習,總能達到業務高手水平,圍棋、桌球、網球、保齡球、電腦游戲等,玩起來總是在周圍人中最厲害的人之一”、“他是我們之中最早學習C語言的人,當時C語言還剛剛誕生。”張小龍確實天賦很高,沒有怎么用功從大一就開始拿一等獎學金,在信息二班全班也就兩三個。大二一次電子線路實驗課上,張小龍做了個遙控器還被老師課堂上點名表揚,結果該課程免修還被評為最高分。

本科畢業后,張小龍繼續在華工讀研究生。1993年他已經能夠用C++實現窗口菜單庫,“那時小龍在OOP方法、程序組織、數據結構方面已達到較高的水平”。由于張小龍編程方面的底子,他對于網絡、通信、數據庫管理等方面也是觸類旁通。

1994年張小龍從華工畢業后,南下廣州找工作。第一家單位是目標思維(Object Sense)軟件公司,項目是面向對象的數據庫系統的研究開發,重要用C++來開發MIS。盡管開發維護周期長,成本高,風險大,卻是張小龍喜歡的研究方向,所以他無反顧地去選擇了那份工作。期間小龍寫了很多的程序,并做了樣品去香港展示,軟件開發技術就是那段時間練出來的,尤其是在程序的組織結構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水平。

兩年后,張小龍去了一家做管理信息系統的電腦公司。在那家單位,他開發出”靈通文檔管理系統”,這是國內最早基于Delphi實現的商品化軟件,比當時的Word的行列式表格和中文之星的自由表格都要強大。

不過,公司按部就班的工作并沒有引起張小龍太大興趣,他把主要的業余時間都用在了編寫程序上面。1996年6月,張小龍感覺到市面上電子郵箱缺乏像樣的產品,于是他一猛子扎進去,不到三個月就開發出foxmai免費郵件,是一款在大陸首開先河的免費產品。這個讓大多數人能夠放棄微軟系統自帶的Outlook郵箱的軟件,也被當時美國最知名的科技網站ZDnet評為五星級軟件。要知道,當時著名的Udora是一百多人在搞開發、測試,而Foxmail從開發到技術支持,都是張小龍一個人。

可以說,Foxmail的代碼從最初原型的一萬多行到2.0版的七萬多行,都是張小龍無數個不眠之夜的杰作。日后媒體報道說張小龍煙癮很大,“是廣州深夜里最大的Kent消費者”,其實真正說起來,他的煙癮都是寫Foxmail期間熬夜勾起來的。

一年后用戶就達到了100多萬,張小龍自己也陶醉在技術帶來的快感之中,每天光給客戶回郵件就忙不過來。Foxmail 的確給張小龍帶來了巨大的聲譽“只要你站在中關村黃莊路口,大喊一聲,我是Foxmail張小龍,一定會有一大群人圍上來,讓你簽名。”4年之后,Foxmail 用戶量已達到200萬,而騰訊當時才只有10萬用戶。

很過,很快張小龍發現精神上的快感并不能當飯吃,當時兜里銀兩已經所剩無幾。最要命的是,張小龍也沒有琢磨明白Foxmail和賺錢之間有什么關系,完全靠自己的激情和貼錢在維持。因為Foxmai一直找不到盈利模式,也被當時的主流媒體定性為“張小龍只是個悲劇人物”。

很長一段時間,張小龍非常苦悶,坦言“寫Foxmai也沒有一分錢的受益,能夠堅持下來全靠興趣支持,但當一個人做很難做大時就不要再一顆樹上吊死”。

張小龍疲憊了!

1998年9月的一天,同樣是軟件高手的雷軍攻破了Foxmail,他很快找到了登錄秘密破綻,不過并沒有黑掉Foxmail,而是給張小龍留下一段話,因為他覺得這個張大俠不簡單。當雷軍得知張小龍還在公司上班時,雷軍就問張小龍Foxmail多少錢能賣給金山?正在焦頭爛額的張小龍滿口回應“15萬”。放下電話,張小龍一頓竊喜“終于第一次看到這么一大筆現錢了!”

不巧,當時雷軍手頭也很緊,他一直在與聯想洽談入股金山的事情,邀請張小龍去珠海金山商談具體細節就此耽誤,而派去和張小龍洽談的研發人員覺得Foxmail并沒有多么了不起,回去與雷軍匯報說“金山用個把月就能搞出來”。這事就這么黃了,張小龍也無比郁悶。

兩年以后,納斯達克互聯網泡沫破滅。此時,張小龍已經沒有錢繼續投入Foxmail優化更新,只是往Foxmail搭錢而不見效益,張夫人也已經意見很大。此時,張小龍決定只要有買家,多少錢都出手,他打定主意去微軟等外企上班,讓家里老婆孩子過得更體面些。

就在2000年張小龍超不多走投無路之時,博大主動找上門來,進門就開價1200萬元收購Foxmail,可把張小龍給激動壞了!兩年時間Foxmail估值飆升將近100倍,不知道雷軍日后有沒有后悔過?如果當年“雷布斯”果斷收購Foxmail,雷軍與張小龍珠聯璧合,一個負責硬件,一個負責軟件,日后的小米會是什么樣子?日后的騰訊又會如何發展?可惜歷史不容假設!

就這樣,熬了6年的張小龍終于苦盡甘來,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此后,大家都知道了。2004年在香港上市融到資的騰訊受到了當時盛大并購新浪的影響,開始走并購擴張道路。第一家公司就瞄準了Foxmail團隊,盡管當時包括張小龍在內只有20余人,用戶不到500萬。“騰訊看重的是Foxmail的技術和客戶,未來三四年內,互聯網用戶會有成倍增長。在Foxmail的500萬用戶中,其中有300萬用戶是騰訊此前所沒有覆蓋到的。”小馬哥日后這么描述。

在被騰訊收購之后,為與QQ融為一體,Foxmail開始了艱難的轉變。那三年是張小龍極為寂寞的時光,他如同一個在密室修煉的高僧,日夜修煉。

三年后的2008年,張小龍推出了QQmail。這是一品爆款的“七星級產品”,在產品體驗上做到了極致,無論是在Web時代還是后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從此張小龍讓小馬哥刮目相看,也一舉奠定了張小龍在騰訊的地位。

2010年張小龍看到Kik類免費聊天軟件的巨大價值,給馬化騰寫了一個郵件,提出開發類似產品的建議,小馬哥很快回復同意。

但是當小馬哥決定開發微信的時候,也很難判斷到底具有多大的商業價值,所以干脆讓張小龍郵箱團隊與另外無線部門兩個團隊PK,同時做,連產品名字都是一樣,都叫微信。

且不說張小龍團隊產品設計思路水平高出了一截,單說為什么最后是張小龍廣州團隊最先做出來呢?

江湖傳說2010年微信研發陷入僵局的時候,張小龍特意為自己放了一個星期的假,跑到北京西山的龍泉寺閉關,苦想半天也無法解決客戶體驗與簡約的問題,氣得把資料撕個粉碎。沒有想到負責打掃衛生的僧人看到后,幫他把資料重新粘貼起來,還寫下幾條建議。經過掃地僧點化后,回到廣州后的張小龍醍醐灌頂,一舉敲定微信的最后版本。

不過,小編認為,是農村成長、外出求學過程中所歷練出的吃苦耐勞的精神支撐著張小龍!是“霸得蠻”的拼勁!

有媒體報道,“當年騰訊廣州研發部員工每人都有一張行軍床,除了午休,更多是為加班加點時休息用”。 當時,張小龍在廣州研發部的辦公室里充滿煙味與汗味,“工程師們經常在半夜或者產品需要緊急調整時被張小龍召集到辦公室開會“,N個微信更新版本在這里出爐,爭執和叫罵聲更是家常便飯。

張小龍和這些年輕人一樣,把自己當做“礦工”,在夜里通宵開發產品。有時候來了好的創意以后,恨不得二十四小時連軸轉。疲倦的時候,就地做俯臥撐,提振精神。試問,有幾個人領頭羊能夠做到?

那個時候,經常有出租車司機深夜蹲在廣州研發部門口趴活,因為經常深夜一兩點還有員工回家。

有創始團隊成員回憶說,剛開始包括張小龍這個團隊所有人都不知道要把微信做成什么樣。但是在節骨眼上,其他兩個團隊的人畏手畏腳,擔心產品問世后會破壞和運營商的關系,只有張小龍,苦干加蠻干,霸蠻向前推進。

為什么?正是張小龍身上的湖南人倔強個性使然!他對于產品的偏執超乎想象,只要他認準了的事情,即使九頭牛也很難拉回。

據說在微信大的框架確定下來以后,整個研發團隊都長出了一口氣。但在隨后的微信開發過程中,張小龍對微信細節的雕琢達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有時候,細微到一個按鈕是應該在左邊還是右邊,或者一個圖像差了幾個像素,都是他需要仔細推敲的問題。

最要命的手,不管他與產品經理爭執到多晚,第二天一早,張小龍會精神抖擻出現在辦公室,同時要求早上工程師就按照產品經理修改后的樣稿做出新的成品來。沒有辦法,要想感動別人,首先就要感動自己。

據說在2011年上半年的一個月時間內,張小龍耐心地、詳細地一篇篇讀過幾乎所有業界對微信的評價,尤其是那些一邊倒認為微信無望的論調以及各種關于微信抄襲KIK和Talkbox的指責。這就是張小龍“耐得煩”的過人之處,”霸得蠻”絕非盲目的自大。

“上帝創造這個世界的規則很簡單。”張小龍說。“微信流行的秘笈也很簡單,一個字:爽!兩個字:好玩!”微信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維持用戶純凈的社交環境和體驗,不做騷擾用戶的事情。核心價值觀之二就是尊重原創和高質量內容。在太多人還在想著信息數量的時候,張小龍想的是信息質量問題。

此后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了,微信在短短的幾個月里就橫掃了整個市場。站著藍色地球下的那個人成了一個標志性的符號,迅速連接了整個地球,尤其是“搖一搖”的功能,更是無數少男少女加入到手搖族行列,深夜滿城還響起“卡嚓”聲。

就是這個IT理工男,對名利無所追求,只在乎情懷的人,卻做出了中國互聯網界最成功的微信。正是微信的橫空問世,騰訊的股價插上里了騰飛的翅膀,市值已經達到2萬億,單就微信的估值已經接近1萬億。

微信開發期間,張小龍在“飯否”上留下2359條飯否日記,很多都已經成為極客的經典語錄,如“懶惰導致發明,是創新的動力(例如:語音查找聯系人)”“時尚是重要驅動力,但不要太工具化”、“讓用戶一分鐘愛上你,產品做好前不輕易拉用戶來你的產品。”

他在飯否上的ID是?@gzallen,2010年11月26日注冊。關注的人里有王興、和菜頭和Fenng。在這之前,張小龍似乎還注冊了一個ID名為@allen的賬號,但該賬號已被加鎖,沒關注沒通過的用戶不能查看。

“哥做的不是產品,哥做的是發揮潛力的自由。”2011年1月28日,@gzallen在飯否上寫道。這位追求“發揮潛力的自由”的產品人時常在飯否上發表自己對產品的零星看法:

猿人撬不開果子時就拿石頭猛砸,延續至今,電腦前的人打不開網頁就猛砸Enter鍵。所以蘋果的“輕觸”是多么的文明和遠離習性啊。

人是環境的反應器。微博像是一個環境,但它不會主動刺激人,所以是個偽環境。到微博看東西是不人性的,哪有到環境里逛逛再決定做什么的,那不叫反應。而是當環境發生了點什么事情刺激到人了,人做出的行動才叫反應。所以,微博之后,將是推送。

互聯網產品,好友是如何來的?必須是用戶自己手把手拉來的。任何的批量好友導入,都是收效不大的。

每次看到我們產品中提示“xx操作已成功完成”“消息已成功發出”的“成功”二字,我就很頭大,說了很多次還是出現,今天就下死命令產品中不可以再出現“成功”二字。我有文字潔癖,還是走火入魔了。“消息已成功發出”,搞得好像還有不成功發出的消息似的。

流通正在取代內容本身,內容變得更小更方便傳播。mp3取代唱片,微博取代書本,短信取代信件。我懷疑有一天,微小的內容也沒有了,大家直接通過網絡交換荷爾蒙。

互聯網產品應該是由用戶推動,而不是產品經理來推動。產品經理的作用只是找到四兩撥千斤的地方稍微用點力。這方面,飯否給了個表率。這么久以來,他們只是添加了“測試版”三個字,其它什么都沒變。對此,我很感動。

漂流瓶讓我體會到群體的偉大:它的行為模式在我們的預想之外,我們自己也無法完全理解。如果非要分析,傾訴和期待回應(交友)還是第一位的。

好的網絡產品,必然是無法預料其會不會成功的。成功的產品,剛好是“碰巧”成功了。但這個碰巧并不是創造者的運氣,而是,這個產品剛好能在網絡生命體中生存和繁殖。就像我們無法知道一個小孩為什么成長如此迅速一樣,我們無法知道一個網絡產品為什么會成功,即使做的人,也應該感謝主。

一個產品,要加多少的功能,才能成為一個垃圾產品啊!

對于大家都關心的微信,@gzallen卻在操心廣告怎么拍。下面這個場景讓你想到了微信哪一個加好友方式?

在兩列火車擦肩,就要相向而過的剎那,他和她掏出手機,揮舞,終于,他們交換了微x號碼。廣告就這么拍了。

張小龍在飯否上的好友和菜頭這樣評價他:“如果世界上又出現了什么新鮮的 App 應用,在發布后的 48 小時之內,如果你也下載嘗鮮,可能你會遇到個名叫 Allen 的人,如果這人沉默不語,甚至連頭像都沒有。那么你也許已經遇見了張小龍。”

張小龍,1969年12月生于湖南,Foxmail創始人,微信創始人,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電信系,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學位。曾開發國產電子郵件客戶端--Foxmail,加盟騰訊公司后開發騰訊微信,被譽為"微信之父",被《華爾街日報》評為"2012中國創新人物"。主要負責騰訊公司廣州研發部的管理工作,同時參與騰訊公司重大創新項目的管理和評審工作。

更多酒館故事:

這個益陽人域名生意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請女星代言卻一年巨虧5個億,最后瘋狂砸下70億豪賭,10年后他終于熬到了600億。

你很難曾想象十幾年前還是一個湖南婁底的“小痞子”“街頭混混”卻一不小心用3年時間創造出了336億的社交帝國。

一個霸得蠻,吃得苦,耐得煩的湘潭人6年猛砸14億,一手捧紅了騰訊、百度、360、搜狐等幾十家重量級的IT公司,最終成就了3萬億的財富帝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63評論 6 532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97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305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62評論 1 311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27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93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57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11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45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8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9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16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78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57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60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簡歷 1969年12月生于湖南,現任騰訊副總裁 1994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電信系,獲碩士學位 國產十佳明星共享軟...
    Rhinover閱讀 4,482評論 0 9
  • 自微信上線以來,你有沒有發現過他的界面似乎沒怎么變過,他的功能沒怎么累加過,這在當今應用程序橫行的環境下是怎么做到...
    smartbeng閱讀 5,866評論 1 20
  • 今天9:55起床… 一句“你睡得著嗎?”我好像醒過來了! 聽了“一塊聽聽”的成甲分享知道了流行的事物符合兩個特點:...
    簡潔一方閱讀 132評論 0 0
  • 作者: 初三(3)張藝馨 時光匆匆,白駒過隙。三年在簡簡單單的學習間而過。在有...
    天使班55張黎燕閱讀 672評論 0 1
  • 李小沫不肯吃雞蛋,為了蒸好的雞蛋不浪費,我三兩口就把它吃下肚子,一著急就嗆了,一開始李小沫大概覺得有趣,小嘴要咧不...
    米缸閱讀 23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