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慈悲為懷”,懷慈悲之心,方能度眾生離苦得樂。
慈愛眾生并給與快樂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并拔除其苦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tài),故稱同體大悲。
我是凡人,距慈悲為懷度眾生的境界還很遠,認為慈悲是佛祖的事情。
在生活的柴米油鹽中,在職場江湖的明暗算計中,在不斷追逐高昂房價、學費的掙扎中,慈悲心成了保護自己的殼。先生總是忙于工作不回家,孩子青春期情緒飄乎不定,父母年老多病,房價不斷上漲,人到中年,生活給潑了一大盆狗血。四處張望,沒有援兵,如臨孤島,只能安慰自己,慈悲為懷吧,誰都不容易。理解別人的堅持己見,諒解別人的漠然遺忘,寬容別人的無心之過。我用慈悲心對待外部的別人,但很難做到慈悲,既不能給對方以快樂,也不能助其拔出疾苦。自己的心卻象失去源頭的泉水逐漸枯竭,力量越來越小,小到?jīng)]有能力再給出慈悲。
前段時間因為父母年老生病,四處求醫(yī),身心疲憊。分離的恐懼使我限入抑郁狀態(tài)。朋友不停安慰我,人的生老病死,父母子女的別離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去做明知不可為而為的事,產(chǎn)生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念,看似慈悲的善,其實是惡。
沒有界限的慈悲是愚蠢的,是惡,這會傷到自己 。
世上的事分為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爺?shù)氖隆⑹虑榈慕缦薹智澹瑒t對應的態(tài)度分別是自己的事------堅持、接受;別人的事-----理解、諒解、寬容、引導;老天爺?shù)氖?-----接受。這基礎之上產(chǎn)生的慈悲,才不是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