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補充一下,以下所寫全屬個人觀點,沒有絲毫對大師的不敬。
? 2015年是我剛入大學的第一年,那年寒假回家的火車上,遇到一個陌生的叔叔,正好我倆坐在對面,不知不覺的就聊起來了。
? 如今幾年過去了,叔叔的印象什么的已經忘的差不多了,但當時對我們聊的話題還是記憶猶新。
? 叔叔是一個健談的人,話題天南海北,聊了許多甚至還有許多自己的人生感悟啥的(那時候的我聽的挺無聊的,現在想來,有點慚愧,許多話都應真了)。
當然,聊到讀書方面,叔叔說自己最推薦的是南懷瑾老師,并說了許多南師的書名,并收藏了一套南師的著作。
而我本人,特別喜歡古代經典(以后會寫的)所以當時就沒有太注意,一直到關注的一個公眾號里推薦了一篇關于南師的著作后,我才開始去了解南師。
《南懷瑾的最后100天》是王國平老師根據南師的一部分口述和最后伴隨南師生活的那段日子而為主的書。
雖說這本書是南師最后的日子描寫記敘,但其中還是有不少南師對生平的回憶,也穿插了不少南師年輕時生活的事情。
南懷瑾老師,被人譽為儒為表,道為骨,佛為心,精通諸子百家,揉和儒釋道三家精華,可以說是近代繼承傳統文化的大成者。
而王國平老師因為對南懷瑾老師與袁煥仙禪師在靈巖寺居住的那段日子寫過一本書,但因書中的一些地方線索不明而托人求教南師看是否能補充論證。
而令王國平老師沒有想到的是當時已經九旬高領的南師欣然同意,并對王國平老師的許多文章了解,拜托了他以自己口述王國平老師記錄整理的方式來出一本自己的傳記。
《南懷瑾的最后100天》這本書里,詳細的寫了南師在生活里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有著什么樣的生活習慣,整本書以敘述的形式參插了不少南師與王國平老師的對話,使整本書讀起來并不會使人讀起來無趣。
其實個人對書中描寫的內容最感謝的部分是對我們自身有用的地方。
首先是南師親自為王國平老師調理身體,派自己的弟子教授王國平老師靜坐養生的知識,甚至親自為王國平老師調配藥物,可以看出來南師是一個毫無架子關愛后輩的老人。
在這里摘選了書中一些我看到的方法,“乞丐蹲”,雙手抱膝,背腰頭盡量保持一個直線,這樣的蹲法是適應于吃完飯后,可以有效的利于腸胃消化。
“快走法”抬腳時要如猛虎般有力,落腳時要如燕子般輕靈,腳掌要抓緊地面,雙手要自然擺動,當與肩平齊時則氣血通絡,越走越快,如憑虛御風。
這個我自己實驗過,的確感到手掌發熱,但是在對抬腳放下的意境把握還是很困難的。
最后書中對一段描寫令我很吃驚,書中說了南師的一段回憶,南師不僅是學術大成者更是一個武藝高強的豪俠。
在靈巖寺隱居的那段時間南師就曾背著劍在山上行走,更在寺前舞劍,甚至于南師曾經親自去往四川遍訪名山找尋劍仙。
在人的指點下,南師在青城派見到了自己要找的人,親自見到,幾丈之外的山頭松柏應指而倒,但是沒有見到所謂的劍光。
南師詢問那人說要見到劍光是另一種境界,也親眼見到那人徒弟練功時塵土飛揚的場景。
這令我感到驚奇,我曾經也想這會不會是江湖的把戲,但我相信南師闖南走北更是被活佛承認為密宗大師,朋友三教九流,不會不識的這種把戲。
所以武功練到高深境界是有種種奇異的。
雖說大師已經遠去,但大師的著作卻仿佛滄海明珠在熠熠閃光。
此外大師最后建筑了太湖大學堂,是為了給多年來的教育遺憾試著走出一條新的路。可惜,現在可能已經偏移了南師的遺愿,在此不多說了。
最后還是希望大家能多去看一下南師的書,相信會給你帶來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