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對象調用 ====
事件調用的時候有兩種寫法:①直接寫函數名 ②在函數名后面加一個括號,括號里第一個參數規定是事件對象(規定寫法$event)
(1)直接寫函數名,例如@click="hanleClick",methods中:handleClick:function(e){console.log(e);} 直接使用
(2)綁定事件時在()中傳參,括號必須傳入參數$event,且必須寫在第一個參數,($event是VUE內置的事件對象),好處是可以傳其他參數進去:@click="hanleClick($event,1,2)"
==== 事件修飾符 ====
(1)@click.prevent:阻止事件的默認行為(@click.prevent="handle";例如在表單form標簽中有一個button按鈕,點擊按鈕默認會調轉到form中定義的地址,這就是默認行為)
(2)@click.stop:阻止事件冒泡
(3)@click.self:如果有父元素和子元素都有點擊事件,只有點擊當前這一級標簽的時候才會觸發事件,點擊子元素標簽不會觸發事件。
【e.target表示觸發事件的該DOM元素節點,e.target.value表示獲取該結點的值】
(4)@click.once:綁定的事件只會執行一次,執行后這個事件會解綁,不會再被執行
(5)@click.capture:把冒泡改成捕獲機制
==== 按鍵修飾符 ====
@keydown:某鍵按下時才會觸發的事件
(2)@keydown.enter:只有enter鍵按下,才會觸發的事件
(3)@keydown.tab:只有tab鍵按下,才會觸發的事件
==== 系統修飾符 ====
ctrl、alt、shift、meta
要觸發綁定的函數,不僅要按下按鍵,同時還需要按下相應的系統修飾符按鍵。例如:@keydown.ctrl="handle",必須同時按下ctrl鍵和其他的按鍵才能執行handle函數。
==== 鼠標修飾符 ====
(1)@click.right:只有點擊鼠標右鍵才會執行。
(2)@click.left:只有點擊鼠標左鍵才會執行。
(3)@click.middle:只有點擊鼠標中鍵才會執行。
==== 表單綁定 ====
v-model雙向綁定指令只能在input、select、textarea這三類標簽上使用
(1)用在select標簽時,推薦第一項設置為‘<option disabled>--請選擇--</option>’,增強用戶體驗。
(2)用在select標簽時,如果給option設置value屬性,select的value是選中的option的value屬性的值;如果option沒有設置value值,那默認select取option的文本innerText
==== 表單綁定的修飾符 ====
【表單修飾符主要是針對表單輸入的。所以說修飾符一般是針對可以輸入內容的input和textarea標簽使用的?!?/p>
(1)v-model.lazy:當失去焦點(按下回車鍵也會失去焦點)的時候才會同步數據
(2)v-model.number:把輸入框里的內容盡量轉換為number類型【input框里不管輸入什么內容,都會默認為string類型】
(3)v-model.trim:去掉輸入框里的首尾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