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藍色,喜歡藍色的天空、藍色的海洋。純凈的藍色給人以秀麗清新、寧靜、豁達、沉穩、安詳與廣闊的感覺。小時候經常在和煦的陽光下躺在老家屋后的山坡上仰望天空,有時天空碧藍如洗、有時飄著絲絲羽毛般的白云,少年苦難的生活、成長的煩惱隨著飄蕩的云彩而飄散。第一次看到大海時我像是回到了生命的故鄉,我坐在海邊望著無邊無際、浩渺深藍的大海,心中涌起一種莫明的情緒。我漸漸明白我生命的底色是碧藍的天空、尉藍的大海,是藍色。
但正藍色卻代表憂郁,這恰恰是我生命的主色調。我曾羨慕有些人能放得開,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羨慕有些人豁達樂觀,即使遇到大事難事仍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樣。我卻喜歡靜靜地,不敢放肆快樂、也不想放肆悲傷,我生怕在我快樂的時候有什么沒做好災難突然降臨,生怕在我悲傷的時候被人瞧出我的軟弱。我的快樂是淡淡的,悲傷也是淡淡的。因為總不能放開有人以為我清高,有人以為我有城府,有人覺得我無趣。我多么想放松自己,我曾不斷地告訴自己:“人生得意須盡歡”,可我總是做不來。因為代表憂郁的正藍色已深入到了我的靈魂深處,這色調伴隨著我的出生、成長而成長。
小時候由于家庭出生不好,家里比其他人家更窮,在那個講出生、講政治的年代,在大人的告誡下不能亂說話,不能亂交朋友,不能隨心做事,不能、不能很多的不能。大多時候我只能站在小朋友圈外看他們玩耍,看他們哭、看他們笑、看他們痛苦、看他們快樂。于是我開始喜歡看天空,看天空的隨意舒展飄蕩的白云,看天空深邃的碧藍,這時我變成了白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我發現不參與小朋友們的瘋扯,一個人看看天空,看看能找到的書也很快樂,我喜歡上了這種快樂。
參加工作后,因為沒有背景,只能小心謹慎穩步前行。生怕說錯話做錯事,生怕別人小瞧自己,拚命地看書學習,在書中找到做人做事的方法,我不想因為出錯因為無能而失去工作。也正是看了N多的書,接受書中很多的觀念,“樂極生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隨著時光的流失自己也當上小小的領導,更是不敢掉以輕心,常常是舉輕若重,怕因自己的疏忽給工作造成被動。這時我不敢過度的放松自己,不喜歡大紅大紫的色澤更傾心于藍色。
人生過了大半,面臨著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不確定性更多,藍色讓我冷靜,但也讓我失去了很多快樂。我深深地知道我已不能改變我生命的底色,但在正藍色兩邊還有很多色彩和亮度不同的變化,跨出正藍的范圍,憂郁的色彩就會變淡,我是可以用心做這種跨越的。有一次外去旅游我對自己說在這幾天什么都要放下,既然出來了一切擔心和憂郁都是無用的,那一次是我旅游最快樂的體驗,我把這種體驗用在后來的生活中漸漸走出了憂郁的情緒,體驗到了更多人生的快樂。
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生命的底色,因此形成了各自的人生性格,別人的開朗快樂是學不來的,同樣別人的沉著冷靜也很難學來。但生命的底色是可以適當調配的,追求幸福快樂的方法各有各樣,只要記著時常提醒自己,我們的人生快樂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