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的期末考試結束了,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在統一的考試題目上書寫人生中的又一次考試的畫卷,考試成績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孩子為這一學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有的孩子則勉強的畫上分號。有的孩子接受了家長精神上的貶低,有的孩子得到了家長物質上的獎勵。
記憶中,兒時的我,在一次期末考試中取得了班級第五名的成績,當老師發下來試卷,當眾念了全班同學的考試排名,我心中在竊喜。
因為早在期末考試前,父親已經給我們姐妹三人準備了一盒圓珠筆做為期末考試的獎品。盒子里面有10只漂亮的圓珠筆,細細的筆筒兒,精致的筆帽兒,精美的圖案,我們三姐妹對這一盒圓珠筆愛不釋手。父親說,按三姐妹在班級中期末考試的排名順序而定,名次在最前面的,可以得到5只圓珠筆;名次在第二的,可以得到3只圓珠筆;名次在第三的,就只能得到兩只圓珠筆。
90年代初,我們用的鉛筆只剩下一小節短短的筆頭兒還舍不得丟棄,而是用圓珠筆筆筒套在鉛筆頭兒上,繼續用鉛筆頭兒寫字。
可想而知,漂亮的圓珠筆對我們姐妹三人的誘惑力有多大。
當我撅著兩條粗短的小辮兒蹦蹦跳跳地回到家,父親正在堂屋和大姐、二姐交談著期末考試的事兒,看到我跳著跑進了房間,二姐問:“你考了班里第幾名?”
我揮揮手中的期末試卷,自信地說:“第五名,你呢?”
二姐吐了吐舌頭說:“我第三名。”
“大姐你呢?”我趕緊詢問一旁的大姐。
大姐不好意思地說:“我考了第一名。”
大姐的話音剛落,沒等父親發話,我哇的一聲哭了“嗚嗚——,五只圓珠筆不是我的了,我想要五只圓珠筆。”我的心頓時哇涼哇涼的,哭聲此起彼伏。
也許是靠自己的成績換來五只圓珠筆所帶來的誘惑太大了,即便大姐、二姐安慰我說:“我們的不要了,給你,都給你,別哭了,別哭了。”我還是哭的十分傷心,以至于后面父親說些什么我都已經聽不進去了。
小小的我因為沒有考過大姐、二姐的名次,難受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覺得年味兒也淡了許多。
多少年來,每每回憶起這段往事,我還隱隱的感受到心中的那份小遺憾。
當有了小涵后,我特別理解父親當時的出發點,他只是采取了一個小小的激勵措施,讓我們姐妹三人形成競爭的意識,提高自己的約束力,做好考試前的復習,養成認真對待考試的態度。
但是,我從來不會在考試上給小涵任何物質上的期許。
我經常跟小涵說的是,
考試時認真做題,做完后仔細檢查。
考試和平時的小測一樣,認真對待即可。
分數和名次對媽媽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學習的態度。
考試只是檢測一下你對學過知識的掌握程度,它不會影響媽媽對你的愛。
. . . . . .?
其實,每個孩子在內心都是愿意做一個積極、認真、向上的好孩子,每個家的內心長都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長大。
但往往不小心讓考試遮住了家長內心真實的想法,讓禮物淡化了孩子對待考試的平靜心態。
我想,只要家長不把考試功利化,擴大化,相信每個孩子都會認真的對待學習、考試、名次這件事。
至于考試禮物,個人覺得還是
精神鼓勵
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