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與身體成為朋友——高效工作的基礎

今天我們一起進入《精力管理》中的體能精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體能能力是一個人在身體層面拓展、恢復精力的能力,代表身體的活躍程度。 體能對于藍領工作者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大部分工作時間都是坐著一動不動的白領亦是不可或缺的。它不僅是敏銳度和生命力的核心,還影響著我們管理情緒、保持專注、創新思考甚至投入工作的能力。

說到體能大家頭腦中首先會蹦出什么?睡覺?運動?還是飲食?

這些都是重要影響因素,但你有多久沒吃像樣的早餐?上次貪吃零食是什么時候?多久沒有鍛煉?最長的鍛煉周期有多久?每晚睡幾個小時?睡覺的時間點是什么時候?

雖然大家都知道體能的重要性,但也許你會說自己太忙了根本沒時間,也許你會說自己沒有毅力去堅持,也許你覺得根本沒必要……

當你把時間充滿卻效率低下時;當你哈欠聊天的工作時;當你邊工作邊腰酸背痛時;當你早晨睡醒卻仍頭昏腦脹時,這些都是身體在向你發出預警,只有會休息的人才是高效率的人。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來全面認識影響體能的因素,以及如何破除時間和毅力問題。最后分享給大家一張工作中體能精力恢復建議表。

體能精力影響因素及逐一破處法:

呼吸

呼吸如何影響體能精力呢?生命中最重要的節奏常常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且幾乎沒有人會思考呼吸相關的事情。

請試著回憶當你遇到危急情況,或者極度生氣時會不會出現呼吸急促的情況?當危機解除后是不是覺得突然間渾身乏力?那是因為這種高頻率的呼吸節湊是高耗能的,它在特定情況下是有其積極意義的,但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延長呼吸時間,這樣才有利于精力恢復。

那我們可以怎樣利用呼吸來恢復精力呢?

我們可以運用腹式呼吸,將注意力放在腹部的起落,亦可以采用三次一組吸氣、六次一組呼氣的方法。

這種延長呼吸的方式可以使體能、思維和情感平復下來。深度、平靜、有節奏地呼吸會激發精力、敏銳和專注,也能帶來放松、寧靜和安寧。這就是健康的終極脈動。

飲食

在饑餓情況下,除食物之外很難有其他事物能吸引注意力。而長期過度進食則是過度“恢復”的典型代表,導致身體肥胖,損害精力。

食品升糖指數

注:緩慢釋放的糖分能夠提供更穩定的精力。一頓低升糖指數的早餐可以提供高效并持久的精力,例如全麥食物、蛋白質和低糖水果。相反,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如松餅和甜麥片短期內可以激發精力,但30分鐘后精力水平就會顯著下降

要想通過飲食增強體能精力,我們又應該注意什么呢?

首先不僅要定期進食,同時要控制進食量——避免多吃多餐跟少吃少餐。 還要每次攝入足以維持兩至三個小時精力的食物??蛇x用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例如堅果、葵花籽、水果或半條200卡的能量棒。

飲食中最容易讓人忽略的還有喝水??诳什粫耩囸I一樣散發出明顯的信號,等我們感到口渴的時候,身體或許已經缺水很久了。一家研究機構稱,每天至少飲用1.8公斤水對維持體能有諸多好處。

睡眠

睡眠可以提供給大腦恢復的時間,而且有研究表明,深度睡眠時大腦會釋放液體沖刷掉腦內有害物質。

在一項大型的研究中,心理學家丹·克里普克與同事追蹤了100萬人在六年間的睡眠模式,每晚睡7~8小時的人死亡率最低,睡眠不足4小時的人死亡率較前者高出2.5倍,而睡眠超過10小時的人死亡率相比高出1.5倍。簡而言之,精力再生不足或再生過量都會增加死亡的風險。

有無數研究表明倒班工作者,即需要夜間工作的人,比日間工作者的道路交通事故多出一倍,也更容易出現工傷的情況。倒班工作者也比日間工作者更易誘發冠狀動脈疾病和心臟病。

丘吉爾在世界大戰期間扔保持在午餐和晚餐間的小憩,這是他保持更高效更專注的秘籍

那運用睡眠提高體能精力又有哪些注意點呢?

正如上文提到的,要做到晚間早睡早起,睡眠時間維持在7~8小時,同時也要避免睡眠過度,更要合理安排睡眠時間點。

小憩時需要定時,以免自身陷入更深的睡眠中。如果小憩超出30或40分鐘,反而會感到眩暈無力

鍛煉

我們這里提的主要是間歇性訓練以及力量訓練。大家之前理解的鍛煉更傾向于連續的持久性訓練,但有研究表明間歇性訓練能夠節奏性提高和降低心率, 進而增大精力的容量,使身體可以承擔更多壓力,并且更加高效地恢復 。它與力量訓練都能提高心率和心血管對壓力事件的快速反應

但我們往往會很容易放棄鍛煉,原因很簡單。提升力量與耐力需要我們踏出舒適區,體驗不適的感覺,并且需要持續一定時間才能見效。但大多數人在看到明顯的效果之前就放棄了。

那我們可以如何來進行間歇性訓練和力量訓練呢?

它們的參與方式有很多,包括短跑、爬樓梯、騎自行車甚至舉重,只要能夠節奏性地提高和降低心率即可

總之呼吸、飲食、睡眠以及間歇訓練和力量訓練是影響體能精力的重要因素


工作中的體能精力恢復建議表:

早晨

6:30 起床喝一杯溫開水

(可進行簡短的體能鍛煉,比如晨跑,腹式呼吸)

7:30 一頓營養晚餐 牛奶,雞蛋,全麥面包

(上班途中做好一天的工作計劃)

8:30~10:00 專注工作

(休息——喝水,遠眺,吃點堅果)

10:20~11:30 專注工作

午餐 水果+蔬菜

短暫小憩(不超過30分鐘)

13:30~15:30 ?專注工作

(休息——喝水,吃堅果或水果,短暫冥想,肩膀拉伸運動或者爬樓梯等)

16:00~17:30 ?專注工作

19:30 晚餐

(晚間鍛煉——力量鍛煉等)

23:00 睡覺

注:這張表格只是起到引發作用,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自主安排。

用到的理論:

1、微習慣:簡單說就是一個小目標。 如果你想培養一個新習慣,微習慣基本上就是它的大幅度縮減版,把每天100個俯臥撐縮減為每天1個,每天寫3000字縮減為每天寫30個字。小到不能再小為止。

2、20/80原則:在飲食中只要80%是健康飲食,那么剩余的20%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安排。(所以偶爾貪吃不需要有負罪感哦)

3、極限點:下午3點或4點是次晝夜和晝夜節律的最低點。日本睡眠研究員辻洋一和小林利紀將它命名為“極限點”,即一天中最疲倦的時刻。最好有短暫小憩的時間。

4、瑜伽和冥想是體能精力恢復的極好方式,推薦:蕙蘭瑜伽和8分鐘冥想練習軟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