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筱妍
今天是記者節。
第18個記者節來臨,沒有儀式,一切如舊。
今天,是我在記者崗位上的第5個記者節。沒有豐碩的收獲,只有深深淺淺的回憶。
打開朋友圈,鋪天蓋地的記者節祝福。轉發最多的一句是:“記者,記著初心、記著擔當、記著堅守、記著作為,也請記著心疼自己。”
何為記者?
都說:“地球不爆炸,記者不放假,宇宙不重啟,記者不休息。風里雨里節日里,記者不在新聞現場就在趕往新聞現場的路上。”
都說:“沒有四季,只有兩季,發現美好,鞭撻不公,書寫真相,你關注就是旺季,你略過就是淡季。”
清晨在新華評論里看到這樣一段話:時間流逝,然而日子已不是往常。在這樣一個唱衰傳統媒體的時代,淘汰加速、競爭激烈,這可能是記者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是啊,不是最壞的時代,也不是最好的時代。而我,作為一個很少去一線的記者,真真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個“假記者”,哈哈。
與我而言,是多么榮幸,又是何其不幸。
我沒有經歷沖鋒一線的真槍實干,也沒有經歷過風里雨里的辛苦勞頓。我坐在辦公室里寫著稿子,讀著新聞,把記者們辛苦得來的素材整理播出。說自己是記者,于心有愧啊!
5年的時間,我從一個初出茅廬的稚嫩小生歷練成職場“老人”。我們經歷著,也成長著。
回首間,那些大大小小的新聞陪伴我走出了或深或淺的腳印,那里面承載著歲月里的積累,也刻畫著我經歷著的故事。
老丁的幸福
還記得第一次采訪,采訪對象是一位年過七旬的退休老人,大家都叫他老丁。
老丁是老年人隊伍里出了名的熱心腸,又喜好唱歌曲藝,還寫著一手好字。退休后,他辦起了老年大學合唱團,退休老人們都成了他團里的學員。
他們唱紅歌、搞演出,用陽光的心態傳唱夕陽紅的美好時光。
那是我第一次跟著前輩去采訪,老丁家里簡樸的陳設,清貧的日子都不曾阻擋他把老年合唱團發揚下去。
我被他的生活態度和執著所感動,也深深觸動了我。
拍攝,記錄,采訪,提問……前輩嫻熟的操作讓我自愧不如,也尤為感嘆。
從此,我對這個職業更多了一份熱愛。
螢火蟲為愛點亮
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去采訪,采訪對象是一個公益組織。
發起人是一位鄉村教師,他被那些家庭貧困的留守兒童所觸動,決心發起愛心公益組織來幫助這些生活貧困、面臨輟學的孩子們。
這個公益組織的名字就叫“螢火蟲”。這位老師希望他發起的公益組織可以像螢火蟲一樣閃閃發光,照亮黑夜里每一個需要溫暖的孩子。
螢火蟲公益成立三年以來,救助了很多孩子,還幫助了很多患了癌癥的老師。
所經歷的故事數不勝數,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愛和感動,都抒寫了希望和力量。
我被這位鄉村教師和他的螢火蟲公益深深感動,也由衷震撼。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普普通通的人用他們微小的力量匯聚著大愛,幫助著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我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如此不同,感受到最高尚的偉大來自于平凡。
第一次參加一線采訪
那天,是2012年12月20日。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那些日子全世界傳遍了瑪雅預言,說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
12月20日大清早,突然全市停水。一時間全城慌亂沸騰起來。
我們得到消息,原來是通往火車站那里的主管道破裂導致停水。
得到通知,我們迅速趕到現場,鵝毛般的大雪漫天紛飛。破裂的水管里流出的泥水將馬路沖的冰冷,泥漿四濺。
我們一邊觀察現場水管搶修情況,一邊及時將維修情況隨時連線直播出去,讓全城百姓知道真實情況,避免被誤導產生慌亂。
我們在冰天雪地里凍的手腳發麻,和工作人員一起堅守在“陣地”,等待搶修工作的完成。
那一次,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及時、快捷、迅速的把準確的信息發布給大家,理解了什么是正確的輿論引導,也看到了媒體的力量。
五年的時間,大大小小的事情還有很多,歷經了便是一種幸運。
或許我們能做的有限,但身邊的人和事讓我成長,也讓我成熟起來。
那些堅強的人給我們生活的動力,那些悲傷的故事給我們深刻的思考,那些精彩紛呈的活動鍛煉了我們,也開闊著我們的視野。
如今,我依然熱愛一份職業。我要在這百態人生里尋找更好的自己,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做好我該做的事。
我還要繼續努力下去……
【365天極限挑戰日更營:第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