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大家似乎喜歡把這句話掛嘴上說。
我想說,是的,我也這么認同。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朱元璋打江山時候謀士出的建議: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職場中,創業以來,對高筑墻是有很深的體會了。
技術領先,防止競爭對手跟上,甚至做到技術壟斷、授權壟斷以及市場保護策略,都是高筑墻的范疇,先保護好自己的根據地。
畢業后,有的同學在技術領域工作,有的在市場方面工作;大家工作范圍都不一樣,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競爭,只是競爭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不只有技術研發可以做到擴大護城河,保護好根據地,殊途同歸,市場保護也一樣。尤其我們創業公司,喜歡提擴大護城河。
第二點:廣積糧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這個非常著名的軍事思想,的確,商城如戰場,競爭非常激烈。積累豐厚的糧食是作戰的根基,手上有糧,心里不慌。
在職場,現在創業都是大把的現金需要周轉,前期的固定投入、研發經費、營銷費用、人員薪水都是很大的開支;可能會持續很長的時間沒有實現盈利,沒有豐厚的糧食,發不出薪水,資金不夠周轉,公司就不用運作下去了,資金鏈斷了是頭等大事。
有人肯定會反駁了,現在什么年代了,都還是老土思想,資本市場籌集資金的渠道非常豐富;靠自有資金運作已經out啦,可以借雞生蛋啊,可以抵押、可以貸款啊。
俗話說:企業是逐利的,銀行也是盈利機構,不是慈善機構。
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會借給你,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收回去,通俗點說:天晴的時候把傘借給你,下雨的時候把傘收回去,下雨就自己扛咯。
退一步說,就算是有能夠借款籌集自己或者股權質押、股權融資;也會是損失慘重。
一方面借款資金的使用成本是很高的,辛辛苦苦掙的利潤,扣除開支所得純利沒有多少,還要償還利息,收成不好的時候,就是砸在自己手里了。
股權融資更是割肉的協議,從此話語權就輕了很多。
第三點:緩稱王
這意思是說:韜光養晦,積累實力!
任何東西南北風,自有很多人蠢蠢欲動的標新立異,急于求成。曝光在霓光燈下,總會吸引很多的目光。
俗話說:你的敵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早早的曝光自己的實力不是好事,對手把你的實力摸底的一清二楚。
敵方知己知彼對自己不是好事吧,打下江山不是吹水,關鍵還是靠實力。
技術壟斷,殺手級的產品,公司市場渠道壟斷,這些都是要深耕的。
故事總有不同的版本,故事講的道理總是驚人的相似。
上天似乎總是垂青那些早做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