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寫作的好處
在任何一個領域,輸出能力最強的那些人都會摘走最大的紅利。無論是寫作、還是演講,你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強化培養至少其中一種輸出能力,并且長期堅持向外界輸出自己的思考和觀念,直到成為市場中最強的前20%。——徐小平
緊持寫作,你可以滿足了自己的心愿,也可以將來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堅持每天起早讀書寫作,就是為了給未來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或許寫著寫著驚喜就有了。
這幾年互聯網有很多人寫作平臺。感覺就是進入了全民寫作的階段。寫作的門檻也越來越低。
自媒體給了我們普通人一個展示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學習得更好,讓更多的人關注。你能獲得多少關注就證明你的獲得多少效益,包括金錢的效益包括品牌的效應。
寫作的平臺,我們常用的是簡書,還可以下載掌閱,微博頭條,微信公眾號,知呼……
一般在知乎上有1萬粉絲,就是一個大號了。每當這個時候就會有人找你寫一些帖子,推廣軟文等。包括回答一些問題,從而獲得很多收益。知乎里面的,粉絲質量比較高,而豆瓣則是一個比較具有情懷的文藝青年聚集地。中國現在很多暢銷書作家都是從豆瓣出來。
要是想長期從事寫作的話,最好是申請一個微信公眾號,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臺。然后長期去更新曝光自己。
2.寫作素材的收集和積累
想要寫好一篇文章,首先需要一個素材。
第一種:從生活重挖掘,有句非常有名的話:“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從寫作的角度看,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兩層意思,一是,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
我們要怎樣從生活中選材呢?從生活中吸取營養,尋找寫作素材。要是一味閉門造車,注定只會越來越脫離實際,越來越“失真” 。
還可以從自己身上挖掘,寫自己經歷的事情,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時常翻翻日記本。寫日記的時候多記事件,少記心情。自己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的。
第二種:從身邊的人身上挖掘,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鄰居等經歷的事、說過的話、甚至性格等都可以寫,從中找一個亮點
第三種:從新聞里挖掘,每天看看新聞,可以寫最近最火的事情,微博熱搜、朋友圈、公眾號等都可以看到新聞 。
包括一些評論,或者從從名人名言,里面尋找一些觀點,自己去寫,或者寫一些自己身邊人的故事,用自己的觀點總結。這樣也就可以寫出一篇不錯的文章。
第四種:從音樂中尋找靈感,平時聽音樂的時候或者是讀到書中的某個故事,在用自己的語言去把它寫出來。再加上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讀后感。
第五種:可以通過百度,或者知乎,多看其他人的文章,這樣也能獲得一些靈感,當我們有靈感之后,要立馬記錄下來。還需要花一定的時間來整理和擴充。
作家莫小米從一個攝影師的故事中,提煉出了兩句話,一句是:“原來幸福在人身邊逗留的時間,比閃電更短。”另一句是:“連閃電都可以定格,愛卻不能。”
3.積累素材的常用工具和如何運用素材
我們平常可以下載有道云筆記,因為它可以和電腦同步,比較方便,把自己需要用到的素材,分門別類,分類收藏,方便查找。
還可以自己用語音來寫作,這樣的話就比較省時間,效率會高一點。這些數據收集的工具一定要會用。有了足夠的素材,就要加工,挑揀。要有針對性的去選擇。遇到困難時候,查一下自己記錄下來的筆記。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胖子一口也吃不成。”對于我們這些天資不足、完全靠后天努力和領悟的寫手來說,這些“笨功夫”非做不可。
實在沒東西可寫的時候,可以等到周末參加一些聚會或者活動,初學者的要敢寫,勇于寫。不斷地鼓勵自己,想要自己的文章高人一籌,那么,你的視野和境界就得高人一等、高瞻遠矚。
要達到這一目的,無他,“拓寬視野,面向全國,” 有條件就多去見識不同的人,多見不同的地方,個人本身就要不停地進步。
4.學會在讀者角度思考
魯迅在《無聲的中國》中說到,至于幼稚,尤其沒有什么可羞,正如孩子對于老人沒什么可羞一樣,幼稚是會生長會成熟的,只不要衰老,腐敗就好。
青年人學寫作,只要盡其在我,人家笑不笑,哪有閑工夫去管他,成人是從小孩變來的,成熟的作品是從幼稚作品中練習來的。
寫我所想,大膽的邁出第一步,以后會越來越好。
我們堅持寫,一定會認識惺惺相惜的文友,比如在我們社群。還有很多文友會覺得我們的,我們伙伴覺得自己的文章沒有什么深度,這個需要慢慢去積累。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作家嚴歌苓說,語言越簡單越好,不要太做作。新人寫故事能夠打動人心,“天下文章唯真不破,”才華不夠真情來湊,寫自己最真的心聲感觸就好。
剛開始寫作筆力不夠,再加上我們閱歷少,文章難免會稍顯幼稚,但幼稚不應該是成為阻擋我們寫作的問題,任何事情的進步總要經歷一個過程,幼稚本身不可怕,怕的是不敢邁出幼稚的第一步。
成功的路上并不擁擠,因為堅持下來的人太少了,希望大家都不要敗在堅持,寫作為自己,發表為別人,發表就是要考慮別人的感受,而不是自己了。
我們要有讀者思維,批判思維去看 鍛煉思考能力,任何知名作家寫作初期,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可以多看看你喜歡的作家作品,你把他的一篇文章讀完,再用你自己的語言去重新寫一篇,再來對比區別一下,這樣,你會發現差距,而且這樣多練習幾次,你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文筆 。
我們可以去模仿自己喜歡作家的寫作風格。像嚴歌苓,余華,他們的文字。他們用的是白描的手法,文字很簡單,沒有什么深奧的詞。但是讀起來又耐人尋味。
模仿一個是抄襲,模仿一群人是創新。看看熱門大號文章,多研究 拆解,作者第一段寫啥 ,如何過渡,又是如何升華主題的。
5.多閱讀,堅持寫
即使寫不了長篇的話,但也要每天堅持寫300到500字,不要小看日積月累的力量寫自己的一些想法。可以寫到便簽本,空間或者朋友圈片段練習,這也是學習寫作的一種很好方式。
心理描寫,場景描寫,人物,景物 描寫……
保持這樣的一種狀態,寫完了一篇文章,再重新修改一遍。值得注意的是,不要邊寫邊改,這樣的話就會打斷自己的思路,抱著一顆敏感心,保持多愁善感的心。
讀書量要比寫作量多,有輸入才有輸出,從身邊的小事寫起,這個世界正在獎勵會寫作的人,很多人通過寫作改變了命運增加了無限可能 。
寫作貴在堅持,對于初學者的我來說,齊悅社群鞭笞著我不斷前行,謝謝一路相伴的文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