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2日,周五,初三的日子第145天。
今天下午16時起,西安啟動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未來3天大氣擴散條件轉差,預測12日-15日期間環境空氣質量將整體處于中-重度污染水平。
早飯簡單,餅子夾小菜,一碗醪糟湯(剛好昨晚上家里有,老岳送了幾瓶)。
早上一切按部就班,沒有額外流程。醪糟湯還行,這個味張同學還能接受,雖然沒有喝完,但也喝了不少。
早上兩個人一路沉默直到候車點。之前發生的手機事件已經無影無蹤了,張同學又像往常一樣,靠在我身上,抱著我的胳膊,頭不停在動。我說你跟雞啄食一樣,動來動去,張同學說,我在找個舒服的姿勢,睡覺嘛,總要睡舒服,咋能隨便呢。
沒到周末路上就異常擁堵,似乎車全出動了,周末的人們記著趕往不同的地方。路上車排成長龍,擠得電動車、自行車靠邊緊行,遇到急著超車的,不停按喇叭。我有時聽見后面有人按喇叭就心里來氣,路面又不是你的,按啥喇叭,我總不能把車子推到人行道上去吧。也許,別人是好意,按喇叭是提醒你小心,他要超車從你身旁路過。
擁堵必然是車輛行駛緩慢,校車就比往常遲了一些。冬日的黃昏,似乎顯得格外冷,我上身連同背心穿了四件,保暖衣上面套了夾襖,穿著一件棉衣,應該是很暖和了,可我還是感到背部發涼。也許等的太久的緣故。
晚飯簡單,楊特別想吃涼皮,念叨了好多天了,今天終于忍不住,自己騎上電動車去買了,李家涼皮,就愛這家的,順帶買了兩個菜夾餅,回家燒了一鍋稀飯。
吃飯時,張同學話匣子打開了,說了她中午吃的粉蒸雞肉,太好吃了。有說了,波波生氣了。我們說知道,波波在群上發消息了,楊拿出手機還給我們讀:作業都不做,還能做什么?還想做什么?還談什么理想?最近幾天多次發現孩子作業未做的情況,并已私信聯系部分同學家長。絕大部分家長每天匯報的還是作業已完成?!學習沒有秘訣,就是專注地一點一滴的積累,這個積累過程主要在學生,但也離不開我們老師和家長的檢查落實指導。絕大部分孩子距離自己的目標還相當遙遠,惰性又很大,需要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督促其學習,鼓勵其斗志,調整其狀態,而且要做到持之以恒。努力到感動自己,拼搏到無能為力!這是許多優秀學生的座右銘。我們都還任重道遠!
我嘖嘖贊到:努力到感動自己,拼搏到無能為力!張同學,你咋樣。估計在吃的上面,你能感動自己。
張同學轉移話題:那還不是怪你們,剛出生給我喝什么來著。
楊說:是什么來著,估計給你娃那個時候喝太多了。
我說:僵蠶水,用開水泡了,用棉棒蘸著往你娃嘴里塞,別人就用勁的吸著,看著好像很香的樣子。
張同學發話了:你們那個時候就這么欺負一個無辜的孩子。
突然張同學變得有些神秘,她壓低聲音講了一個故事。
今天下午,老師都去開會了,初三15班班干部維護班里秩序。老師不在了,終有學生跳出來搞事情,覺得很自由,必須要突出。班干部看不過眼,就說了一個調皮的學生。
據張同學說,該學生經常和社會上的混在一起,班里也沒幾個人和他玩,學習也差。
學生嘛能說個啥,班干部頂多就是批他不要鬧騰,要遵守紀律而已。誰曾想這個學生竟然拿起凳子,直接向班干部的頭部砸去。結果是班干部住院,這個學生聽課,班主任受委屈,至少要背個處罰,或者經濟上受損失。
下午數學課時,15班的班主任在張同學他們班上說:還是16班的娃乖。
你說現在這學生,下手太狠了。
其實想想,我們初中那會也有這樣的事情,年輕莽撞憑著心情做事,很少控制自己。那時候男生之間打架的也時有發生。只不過沒現在這么狠吧!
再想想我的高一,那家伙,有人把打架當成家常便飯,幾乎每周都有武斗。每個班里里總有一兩個稱王稱霸的,年級里有一兩個大霸王,誰都怕,那時候我見了這些學生都是躲著,盡量不發生沖突,咱讓著,硬對著沒必要。也不知道當年愛打架的他們,現在身在何處。
想想初中、高中那些打人的學生的經歷,愛打人者也被人打,總有人不服氣。在荊姚上高一時,學校風氣不正,以武力征服為驕傲,為能耐。這些人中,有的是高中時為了自保,憑借自身優勢,有的男生從小就愛打架,從小學一直打到高中,家長也沒辦法。
但那個時候打架似乎不動刀槍,打破頭,認輸了,你不還手了,咱就撂過,下手有輕重,不會打殘廢,不會有后遺癥。不像今天,學生們動不動往死里打,打得很 慘烈,有時還出人命。
我是現在的初中生,不太清楚他們現在的狀況,應該是進步的。
吃完飯,全家窩在沙發上進行休整。
突然一個北京的電話打來,我納悶:誰呀!
接起來后那邊說:家長你好,我是作業幫的化學老師,我想了解一下孩子的一些情況。
老師問了教材版本,問了誰給報的名,化學學的怎么樣。
我說:孩子自己和我們商量著報的,我連忙喊張同學查教材版本,并說我家孩子起步慢,現在化學有些吃力,不過她入門后,到了后面還學得可以。
張同學說插話道:我現在是純粹聽不懂。
老師發了一份測試題,測驗張同學的水平,結果10道題,對了6道。張同學自己開心地說:剛剛及格。
網校發來了一份調查問卷,我作答,每個課程都問孩子的興趣,結果張同學說她化學根本沒有興趣,英語也沒有,數學也沒有,就語文有興趣。
我說這怎么能行,都是大分數呀!
張同學已經開始做作業了,問楊要手機,楊突然想起張同學原先的那個智能機子,對我說:怕是要充電了吧!然后問張同學:你知道你爸把你手機藏哪兒了?
張同學樂顛顛地說:我早就知道在哪放的。
我不甘心:在哪?
張同學笑著:就在放藥的抽屜里。
楊覺得神奇:你咋找見的?
張同學有些自豪:我翻唄。
楊說:手機在最里面的藥盒子下面壓著,你咋能找見。是不是以前的那個手機你也知道在哪?
張同學聲音很愉快地回應:在大臥室放資料的那個盒子里。
楊喊道:天哪,這我們不在時,你是不是把家里都翻遍了。
張同學說:就是隨便翻翻了。
我和楊相互看了對方一眼,心里想:這個娃,我們在家里放的任何物品,這個娃全都翻看過,真是有些不可想象。
我說道:是不是我們一出去,你跟狗一樣,到處嗅,到處亂轉,亂翻,搜尋我們的物品。
張同學笑了笑:有時候嘛,就在家里這兒那兒的,翻翻,沒有翻箱倒柜。
楊聲音有些嚴厲地問:是不是拿我們錢了,我們也沒數的。
張同學笑著聲音卻提高了:怎么可能,我還是個善良的好孩子。
全家開始進入口水仗了,紛紛發表意見。
后來,我和楊去走路了,在路上,我對說:你說你娃每天一個人在家里是不是特自由,我倆要是逛超市啥的,她不是嗨翻了,在家里大搖大擺四處晃蕩。
我心里想著:張同學一個人在家的那種自由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