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免不了的輕狂。時時想證明自己的存在,想擺脫家人的約束,想離開這個熟悉得令人乏味的地方去找尋屬于我的夢想。誰曾想,這一走便要常常對那生我養我的故鄉說再見!
大學四年,寒暑假便成了難得的與家人相聚的機會。可我的心忙于追逐將來,只有在累了,受了委屈時才用思念遠方的家來溫暖自己,給自己勇氣。畢業后,背上行囊匆匆上路去尋找屬于自己的明天。對于眾多普通百姓的子女來說安身立命是第一要務。于是,幾經周折我終于在異鄉安頓下來……
初到他鄉,一切是那么令人新奇卻又陌生。可隨著時間的流逝,生活又將一張張嶄新的考卷鋪在了我面前。一次次的抓耳撓腮上躥下跳后,我開始迷茫、懷疑、后悔、動搖……可生活中只有赤裸裸的現實,堅強的面對不逃避和讓自己快速的成長才是最好的應對之策。于是,我在心里一次次的告訴自己:這是你自己選擇的路就得咬著牙走下去,你得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如若放棄那你將成為一個笑柄。多少個孤獨無援的夜里淚水偷偷地濕了枕巾,待到黎明時,希望又在心中燃起,于是孤獨而疲憊的身軀滿血復活。整理好自己重新站在了自己應該站的地方……
在他鄉,多少游子在漂泊帶來的孤獨與無助中依然堅守著:或為了那份初衷,或為了肩上的那份責任。很多時候不是不想逃離,而是不能逃,無路可逃。如若可逃,怎會有千千萬萬的農民工選擇拋下年邁的父母與年幼的子女遠走他鄉;如若可逃,怎會有一批批的大學畢業生遠離故土與親人去尋求生存與發展……
我們有著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的需求。只有不斷的努力與奮斗才能使我們的需求得以滿足。每個時代都有屬于它自己的特點,雖然一個人在他所處的時代里顯得微不足道,但只要我們知道自己心里要的是什么,朝著自己的目標去拼搏,無論在哪里,無論結果如何,最終都會找到“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因為那里留下了我們一路走來的足跡……
離家十幾載,如今每每回到故鄉便五味雜陳。熟悉的陌生感越來越強烈,每一個角落是那么的熟悉卻又感覺離自己越來越遙遠。家鄉是每個游子的標簽,不管走到哪里別人在了解我們的信息時第一條便是:來自哪里?家鄉對于別人只是個地名,對于自己卻是骨髓是血液。在那個地方有我們的至親,有我們的起點,有我們的成長記憶……此生不管我走到哪里,她都會如影隨形。一個游子的心注定了要跟隨身體一同漂泊,但永遠不變的是在心靈深處的對于家鄉的愛與眷戀。因為她也是我的母親。
? ? ? ? ? ? ? ? ? ? ? ? ? ? ? ? ? ? —完—
原創 ? 木啼 ? 微信公眾號 ? muti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