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學校開了家長會,發現老師教唱的《三只猴子》就是童童讀過的英文繪本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的改編版,于是當晚重新翻出來,結合他對中文版本的興趣過了幾遍英文,現在他應該會對這本書有重新對認知了,因為從他讓我給他買封底這五只小猴系列書就能看出來。所以讀書不能急,有時候缺的只是一個恰當的時機去引導。
本周的英文閱讀,重溫了我最喜歡的Eric Carle繪本系列(參下書單第3)。其實對于這個系列的喜愛,源于它對童童英語啟蒙的正反饋效應:發現有趣的書??用于啟蒙??孩子接受了,效果還不錯??認可這套書系列。對于這套書的喜愛,我從來都是毫不掩飾的,還專門寫過一篇讀書推薦。
對于孩子英語學習方面的重視,在我們家的確不亞于其他如閱讀(語文基礎)、數學、邏輯思維、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創造性等等方面的引導和啟蒙。因為那是孩子將來的基礎工具,能夠用它來打開更寬闊的世界大門。比如閱讀第一手前沿科技訊息的資料,無可否認,需要英語;比如跨越學科、國家的學習,像現在網上的各名校網絡課程哈佛大學、可汗學院……;比如申請國外志愿者,或者通過像澳大利亞holiday working 簽證等等渠道去體驗世界的精彩……這些都還是我身邊正在發生和能看見的,至于未來,也許世界會變更小。所以,我希望童童掌握好這門對外探索的基本工具,去開啟他無限可能的人生。
當然,孩子對內的探索更是重中之重,因為一個人成長的根基是他所處的文化,我們國家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文化的根基是非常深厚的,只是缺乏好的傳播渠道和表達形式。這也導致我在選擇兒童中國原版繪本的時候,非常慎重!其實我們家買過很多中國原版繪本圖書,但都比較失望,于是放置了,沒有給童童講過。從前面的讀書筆記看得出來,目前給他讀過的中國出版的繪本只有“中國原創繪本節日”系列,以及《一園青菜成了精》。雖然已經有熊亮、曹文軒這些優秀的國內同書先行作者給孩子們帶來了優質內容的童書,但適合低幼階段中國文化滲入和啟蒙的書的確還很少。
所以,當上周開始引入《笠翁對韻》作為童童國學的啟蒙的同時,找到了由中國唱詩班出品的中國風動畫來學習詩歌的時候,心情萬分喜悅!!《相思》、《元日》、《游子吟》、《飲湖上初晴后雨》,每一部動畫圍繞一首詩,將一個發生在嘉定店歷史故事。劇情簡單,卻非常動人。而且太美了!詩一般的畫面、中國風的意境、考究的細節、內容豐富的故事、傳唱的歌曲形式……雖然每一部不到10分鐘,卻有一億人觀看,連人民日報都為它們打call。真心為這些兒童作品的進步感到高興!好作品,又符合我多維度(方面)學習的要求,簡直不能太開心!
日本文學家柳田邦男寫過這樣的一段話:“人的一輩子有三次讀童書的機會,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時候,第二次是自己撫養孩子的時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將落幕,面對衰老、疾苦、死亡的時候。我們都會出乎意料地從童書中讀到許多可以稱之為新發現的深刻意義?!?用這段話,寫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感謝成長在我生命中的童童,以及這段陪伴的過程。
附本周閱讀書目:
1. 《笠翁對韻》。
2. 100層系列:《100層的房子》、《地下100層的房子》、《海底100層的房子》
3.Eric Carle繪本系列:
Polar Bear Polar Bear, What Do You Hear;
Panda Bear Panda Bear, What Do You See;
Baby Bear Baby Bear, What Do You See;
ABC;
123.
4.DK玩出來的百科系列:《透視恒星行星?》。
5.其他英文書: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6.黎明合唱團系列:《黎明合唱團》、《蝶之舞》、《羅賓的冬之歌》。
7.圣誕節日系列:《圣誕老人在哪里》。
8.大藝術家寫給小朋友們的動物書:《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