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給予無數成年人踐行時間管理的動力,小學生的夢想尚在襁褓,如何調動他們的意愿呢?答案是:不斷增加孩子的體驗!
學齡孩子的首要習慣:放學回家先做作業。7-9歲主要練習執行能力,可以協助孩子記錄任務時間,參照時間管理看板幫孩子認識計劃和現狀之間的差距。
10-12歲,協助孩子把視角從眼下拉伸到一周、一月、一年,引導孩子進行排程練習,此階段日歷必不可少。
時間管理并不是貼一張時間計劃表孩子照做那么簡單,而是需要訓練才能習得的能力。有計劃、有記錄、有反思,三者缺一不可。
當孩子“高效”起來擁有比以往更多的時間后,父母需要繼續擴大孩子的體驗范圍(而非增加額外的學習任務),只有孩子真正體驗到“高效”的好處,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去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案例分析:經過家長、孩子的共同努力,每晚做作業到21:30的孩子終于在19:30之前完成了所有作業,這時爸爸媽媽激動地說:寶貝,再來一張英文試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