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離開了那個無數人想要鉆進去的一線城市,走進了那個看似安逸的二線城市。有人問我:你為什么不在SH,SH哪里不好嗎?有人問:你為什么去SZ,SZ哪里比得上SH呢?
有人說:你這么聰明,成績這么好,你在SH一定能工資很高,過得很好。有人說:讀了這么多年書就應該去大城市生活啊。
開始,我會解釋,我不喜歡那里的地鐵擠得難受,我不喜歡那里通勤要花三四個小時,我不喜歡被那里的房價壓著生活…
后來,我不想解釋了,我只想說:對不起,我沒能活成你期望的樣子。
你有你的觀念,你有你的想法,你可能向往大城市的生活,你可能憧憬外面的世界。但那是你,不是我,我有我想要的生活,我有我憧憬的世界,我不希望自己踩著高跟鞋穿梭在人潮擁擠的人海里,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夠飛黃騰達,一步登天。
我知道大城市適合年輕人,適合奮斗,但我也知道不是只有大城市適合年輕人,不是只有大城市適合奮斗。如果同樣的生活水平能讓我避免被高峰期擠得變形,能讓我避免吸入肺里的都是濁氣,那我為什么要選擇一線而不是二線?
或許作為一個年輕人這樣的想法不是特別的上進,特別的雞湯,但我希望我的人生是為了自己的情緒而活,而不是活在別人的眼里,別人之所以會成為別人,就是因為他們無法感同身受,所以我也不會好為人師,因為我知道當無法感同身受的時候,請不要隨意去評價別人的生活方式,不要隨意去猜測別人對生活的態度。
大學之后,幾乎所有的事情都靠自己決定,有時會去尋求建議,但建議終歸只是建議,選擇什么專業,什么課程,考不考研,考什么學校什么方向,選擇什么行業,在什么地方工作…對于一個選擇困難的我來說,我只知道我做的選擇不是隨著別人的建議,只是順應自己的心,喜歡什么向往什么,明白自己適合什么不適合什么,只有選擇發揮自己優勢并且感興趣的東西,才不會后悔,不會抱怨,不會有來自不知何處的負能量。
就這樣,我離開了一線城市一個多了,沒有了之前也能夠適應的快節奏,沒有了無比燈紅酒綠的市區。在看似安逸的二線城市,或許我現在還沒有找到自己的生活節奏,但是我相信這只是時間問題。只要內心是充實的,只要我知道我是誰,我想要做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無論我在哪里,我都會盡我所能讓自己發光發熱。
堅定自己的想法,不忘初心,在每座不是家鄉的城市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歸屬感,我還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