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有時你和別人一說話,別人一皺眉頭,讓人馬上就感覺不愛聽你說話了,一下就陷入被動了。看來說話的藝術確實很重要!
今天分享一本書,叫《說話的力量》。作者弗蘭克·倫茨,是美國著名的政治和商業語言策劃大師。
書中內容可以歸納為三字訣竅:「簡」、「信」、「序」。
簡
大道至簡,能用最簡單的話說清楚,就不要說太多的話。當然簡單的話,不要讓對方引起歧義為前提。我以前和領導說完我要表達的意思,她聽了半天說了一句沒有聽懂你的意思,這樣就沒有達到你的目的。用最簡短的話,清晰表達你想要表達的問題。
比如看貓叔的文章,簡單明了,很接地氣,看另外一個大牛的文章,隨便一篇文章就上萬字,讓我讀著要吐血的感覺,實在讀不下去,有時在想可能是我中文水平不夠高的表現吧。
信
語句的信任以及內容的信任,如果你相信一個人,即使說的話沒有那么好聽,也會相信對方,如同話糙理不糙。人們相信你,才能從內心認可你。
有個私人公司,老板A請了他自己的親戚C來幫他做事,親戚各方面素質不過關,工作中經常出錯,B是A的妻子,也在此公司工作,她看到C出錯,就和A陳述這個事實,由于A特別袒護其親戚C,不信任B,每次B說C的問題,A都朝B發火,根源不在于C出錯與否,在于這夫妻之間的信任程度不如親戚之間的那份信任,才導致這種結局。
同樣,我鄰居家,阿姨和叔叔之間有無比的信任關系,他倆之間的一個朋友老太太在叔叔面前說阿姨的不是,后來阿姨問叔叔如何判斷,叔叔說相信阿姨是正確的,有了叔叔這份信任已經足夠了啊!
還有和孩子的親子關系搞好了,后面的事情就容易多了啊!
序
說話的順序也是特別有講究的,一句話總有最好的表達方式,以及最佳先后順序。說話前先想想如何去表達,對方才能順利接受,而不是想起一句就說一句,讓別人摸不著頭腦。這個思考過程相當有必要!
《別做正常的傻瓜》中提到幸福準則之一:好事晚說不如早說。好事先告訴你,會增加你的期待,讓你在等待和憧憬的過程中享受更多的幸福。而壞事早說不如晚說。比如告訴一個小孩子一個月之后要去拔牙,這小孩子在這期間會想象拔牙的痛苦過程,度日如年。很多壞事情的等待過程是很痛苦的。
好事情可以慢慢釋放,讓人享受一個愉悅和期待的過程。比如你給別人文章打賞,你打賞幾元錢感覺不起眼但效果就很好,平時你給別人一百元也沒感覺,而且顯得唐突,打賞就不一樣啊!不好的事情一股腦全說出來,減少一個折磨的過程。
總結下來,和人交流要注意一個度,要簡潔得體,注意說話的順序,要對人真誠,和別人真正建立一種信任關系,最后和別人的交流就會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