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晨去醫院做完“糖篩”后,已是10點鐘。饑腸轆轆的我站在烈日下,頓感到熱氣騰騰,又悶又困。此時,老公已發來信息,手機上顯示,他已到醫院大門外。
上了車,老公關切的問:“要餓了吧?我買了吃的給你。”
平時他忙于做生意,從我懷孕初期到中期,基本上從未要求過他陪我來醫院。但是每次做完體檢后,他都會細心的詢問我各項指標。時常會做一些吃的給我,夜里經常會為我蓋好被子。沒懷孕之前,他對我的關心也很細致,所以我的內心并沒有因為他的繁忙而有所落差。
昨天一天都被王寶強離婚的新聞籠罩著,無論是媒體、朋友圈,都競相地表達著各自的觀點。大肆渲染著離婚所帶來的氣息。
我不禁鄙視地在內心說了一句:“王寶強離婚,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啊!”不過,話音未散,我的內心卻有無數個聲音在跳動著。
此次王寶強離婚事件,不是偶發性的,而是在長期夫妻的分離、價值觀上不統一、不能相互欣賞、經不住寂寞,導致了這一場讓民眾和媒體集體嘩然的結果。
生為普通人的我們,何嘗不與這些息息相關。當明星出現離婚后,我們既是看戲人,但又“身在戲中”。
民國時期,我國著名的建筑設計師、國徽的設計者林徽因女士和作家徐志摩先生相愛了。兩個對文學有著熾烈追求的人,走到了一起。在相愛的期間,徐志摩親手為林徽因寫下了情意綿綿的詩歌《再別康橋》,直到很多年后,這首詩歌讀來依然讓人飽含深情。
在這期間徐志摩為了能與林徽因長久的相伴左右,拋棄了結發妻子張幼儀,當時張幼儀已懷有身孕。林和徐的這段感情瞬間遭來了長輩的反對以及世俗眼光的摒棄。
與徐志摩相愛的日子,林徽因內心雖是甜蜜的。但是作為一個人女人她想要的最終是現世安穩的日子。能與她的家庭、人生價值觀,相匹配的伴侶。徐志摩的文學才華雖深深地吸引了林徽因,也讓林徽因從最初的崇拜變為了愛慕,從婚姻的角度來說,林徽因深刻的知道徐志摩是不適合和她步入婚姻的。與徐分手的日子林是痛苦的,不過在不久后有著和林徽因相同理念,我國的建筑師梁思成先生悄悄的走進了她的內心。那時林的身邊也不乏很多追求者。
有一天梁思成問林徽因:“有一句話,我只問一次,以后都不會再問,為什么是我?”林徽因回答:“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準備好聽我了嗎?”
當一個有才情、有思想的女人下定決心去嫁給一個男人時,她必定是深思熟慮過的。她要的永遠是能握在手心里的溫度,能讓她內心安定、踏實的生活和愛她的男人。
生活中很多女人為了金錢放棄了內心最本質的追求。她們不明白成功的婚姻,是基于在彼此相愛、有共同的人生觀,并且能在長期的磨合中互相了解、包容,相敬相愛!婚姻不是表面的浮華,它是兩個相愛的人的完美結合。
已是傍晚十分,天空漸漸暗了下來。家里的親戚吃過晚飯各自回家了。老公從冰箱拿出了,早晨從菜場買回來的餛燉皮、肉塊,給我和小寶準備做夜宵吃。為了改善我的口味,肉末剁好后,老公放入了生姜米、小蔥、蠔油,伴在一起。做成了鮮嫩而又可口的純手工餛燉。
晚上睡覺之前,老公端著一碗香噴噴的餛燉走到了我的面前,說:“趁熱吃吧!別餓著!”望著眼前的餛燉,在看看臉上掛著汗水的老公。
我想婚姻最暖人的地方在于愛你的人,用他愛的溫度融化了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