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總有情侶分分合合,在一起的時候轟轟烈烈,分手的時候自然也是死去活來。看得多了,不免會對認識的人吐槽一句:這樣難道不累么?沒想到隨之而來的,是對我更深的吐槽:像你這種人,是無法體會這種感受的啦…
我…我…我還是真是無言以對,作為一名專業的單身狗,我還真的無法拿出有力的證據來反駁對方,可是我真的體會不到那種感受么?我自己知道不是的,大約八九年前,我曾對那種感覺有著深深的體會…
一
記得那是剛上初中的時候,也是一直木訥的我情竇初開的年齡:我喜歡上了一個女孩,或者說是我迷戀上了一個女孩。但故事的發展很不順利,我喜歡她,她卻不喜歡我,你看,這種經歷多慘痛?
但那時的我還小,明明知道她不喜歡我,可我還是瘋狂地迷戀她。盡管我知道這樣下去是沒有結果的,可我就是忘不掉她。腦中一晃,便全是她的身影,盡管大多數時候眼前一晃,卻是她和其他不同男孩子的身影…
陷入情傷的時候,會覺得世界上的情歌都是為自己而唱的,所以那時候聽歌成了我的一大愛好。越聽越難受,可越聽越想聽,記得當時聽得最多的,就是SHE的《戀人未滿》了,直到后來,我才明白,即使當初我再勇敢一點點,也牽不起她的手…
當時就有一顆文青心的我,甚至還為她寫了一首叫蝶戀花的詩詞,現在具體的記不清了,只想起有幾句是這樣的:蝶慕艷蕊廝終生,蜂吮甘乳花哪明…獨立高枝苦梢頭,遠眺纏綿無盡處…想在想想也是夠騷包的,甚至我都不敢想象這是初中的自己為一個女孩寫的情詩。
喜歡對方的時候,會覺得她是最漂亮的,所以在她剪了一個新發型,眾人在背后對其大加吐槽的時候,我還是覺得她很漂亮,盡管多年之后我再看到她,才發現她竟是長相如此普通的一個女孩。
喜歡對方的時候,會愿意為她做任何事。還記得當初常常喜歡坐在四樓走廊的窗戶那里遠眺,印象中手里還應該拿著一罐飲料,盡管拿著啤酒才更應景,但無奈我一直不愛喝酒。那時候想得最多的是什么呢?不是怎樣才能考班里的第一名,而是想如果這時那個女孩走過來對我說:“如果你從這里跳下去,我就做你女朋友…”,或者她不做我女朋友,只是單純地向我請求這件事,我也會毫不猶豫地跳下去。
現在想想,真是無能理解當初自己為什么會辣么勇敢,直到后來看了《泰坦尼克號》,里面杰克對露西說:你要跳,我便跳!可接著我便看了《盜夢空間》,里面男主對即將跳樓的女主說:“即使你跳,我也不會跳!”,這大概是小李子的成長,也是每一個男人的成長吧…
可當時的情況是,即使有點恐高癥的我從四樓的窗戶跳下去,她也不會做我的女朋友,所以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想辦法忘記她。但我當時不知道,這個過程會如此漫長,因為那竟耗費了我初中整整三年的時光。
還記得當時我一臉苦悶地對我的好哥們說:“我怕錯過了她之后,就再也遇不到比她好的女孩了。”,結果我的好哥們直接翻了個白眼,然后拍著桌子跳著腳對我說,“我告訴你,你一定能遇到,我保證,你要是遇不到,我就做你女朋友(他是個男的)…”
當時我被嚇到了,所以趕緊想辦法忘掉,直到后來我才明白,好哥們說的真對,世上好女孩多得是,人永遠不會怕錯過。就像有時去寺廟時,看著眼前那一根根香燭,我都分不清哪根最亮,而當我離某根香燭最近時,我就會感覺它是最亮的。為什么?因為我離它近唄…
二
從那次失敗的單戀以后,我從一次次的情感波動中學會了很多。比如我明白當初我之所以會喜歡上那個女孩,是因為她喜歡和我聊天(后來有一個人和我介紹戀愛經驗,她說最經典的招數就是“陪聊”,我深深信服…),所以我明白,要想控制感情,必須要學會抑制交流的欲望。比如我喜歡上了心理學,學會分析一個人的語言和動作,能清醒地幫朋友分析這個是心機女,那個是綠茶婊,能明白這個叫“欲擒故縱”,那個叫“綿里藏針”…通過這點,我成功幫許多朋友解決了情感困擾,可我偏偏解決不了自己…
當然,因為我還有一個終極大殺招:好女孩多的是,永遠不要怕錯過…
就這樣,我的情感就被很好地控制了下來,直到高三課業繁重的時候,我再次遇見了一個女孩。
那是和朋友在食堂吃飯的時候,當鄰桌的哥們看著我望向不遠處一個女孩的眼神頗有些癡漢意味的時候,他就湊過來一臉壞笑地問我,“你是不是看上那個姑娘了?”
我連忙掩飾般地解釋道,“哪有…哪有…呵呵…你怎么看出來的?”
于是后來的事情發展就在意料之中了,我和幾個哥們每天吃飯的時候,除了聊天打屁吐槽,便又加了一項:偷瞄并評價那個女孩。
事情說來也巧,那個女孩和我并不是一個班的,甚至我們都不認識,但我就這樣喜歡上了她,而更巧的是,我發現幾乎每天都能在食堂遇見她。
甚至有一次,我忽然看到她笑了一下,然后我就對哥們說,“你知不知道那種心忽然被小狗的舌頭舔了一下的感覺?我就知道…”
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了畢業,我們收拾著行裝離開校園,我再次奇跡般地在校園門口遇見了那個女孩,當時爸媽都在身邊,可我只是像往常一樣在后面望了她一眼,然后就各自離去了,自始至終也沒有打過一個招呼。
那時候我漸漸有種意識:我好像失去了奮不顧身去愛一個女孩的能力了。
比如畢業之后,我還會和朋友聊起,其實當初你要是不問我那句話,我是不會喜歡上那個女孩的。因為我非常明白蕭亞軒《最熟悉的陌生人》里面的一句歌詞:如果當初眼神交匯時能控制住激動的靈魂,那我今夜就不會再思念里沉淪…
說得多好啊,如果你真的控制住了感情的源頭,盡力除去最開始的那傾情一望,就不會有后來的事情了。
而我也明白了另一個道理:有什么情感波動,都不要和朋友說,那所有的事情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慢慢消散…這也是奉行不變的真理:當你和好朋友不斷地去談論一個異性時,那就是你淪陷的開始了,因為那種不斷加強的記憶非常容易讓你產生一種情感上的錯覺(或許那也不叫錯覺)
三
二熊有句話說的特別好:也許平凡如我們,能夠擁有的最大的秘密就是喜歡了。可在大學期間,我連這個秘密都快要失去了。
有一次朋友和我開玩笑:你打算什么時候把你珍藏二十多年的初戀送出去啊?
結果我回答得一本正經:我說,等到有一天,我站在一個女孩的角度來評價我自己,也會覺得“哎呦,不錯哦”,那個時候我就會努力追求一個女孩,盡量把自己的初戀送出去了。
結果朋友一本正經地問我:你確定你那個時候能夠奮不顧身地去追求一個女孩?
那一刻,我忽得茫然了,因為我也不確定。這幾年來,我學會了非常好地去控制自己的情感,可那種長時間的壓抑,不知道是不是變成了一種病態的缺失。
曾經有個朋友說,我好害怕長時間不談戀愛,就會失去愛一個人的能力。
說實話,我也開始怕了。其實喜歡上一個人很簡單,因為每一段感情的產生都是很容易的,就像電影《廊橋遺夢》中所說的: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各自的過去中,人們會用一分鐘的時間去認識一個人,用一小時的時間去喜歡一個人,再用一天的時間去愛上一個人。
其實感情的產生很容易,只不過我們害怕在感情中付出了卻得不到回報,害怕在感情中受到傷害,所以我們寧愿在一開始就盡力斬斷所有的感覺與可能。《九州海上牧云記》里說,因為你害怕自己變成一個沒有用的人,所以你盡力想成為一個英雄,對吧?這種想法很類似:我害怕會被自己控制不住的情感折磨,所以我盡力想成為一個在源頭控制住情感的人。因為《廊橋遺夢》中也說了:到最后,卻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忘記一個人。
我成功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可最近才發現自己失去的更多。當你明白了所有感情中的套路,想要的不過是談一場沒有任何心機與算計的戀愛。就像情竇初開時那樣奮不顧身,就像懵懂歲月里那般不計得失。
此時寫到這里,我又想起了一個被感情虐得不要不要得朋友,這不是第一次了,而且他也是一個聰明人,所以我很不明白,他為什么要這樣“折磨”自己。
結果他的回答卻卻很令我深思:愛情這種東西,本來就有苦有甜,你害怕嘗到苦的,就一齊把甜的也拒絕了,不可悲嗎?我現在難受,可你知道我當初多快樂嗎?
是啊,多可悲啊,感情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感性的放縱,如果摻雜了過多的理性在里面,豈不是也要錯過太多專屬于它的美好味道?也許,我得到了不被困擾的機會,但同時也失去了更多東西。
漸漸地,我開始懷念八九年前的那段歲月,似乎也回到了那個窗幔被微風揚起的場景:我側首靠在窗臺上,手中拿著一罐飲料,怔怔地望著不遠處歡聲笑語的人群,自己在腦中甜蜜地想著:我愿意為她做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