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烏龍茶之閩南烏龍
閩南烏龍茶【South Fujian Oolong tea】主產于福建南部安溪、永春、南安、同安等地的烏龍茶。茶鮮葉經曬青、晾青、做青、殺青、揉捻、毛火、包揉、再干制成。主要品類有鐵觀音、黃金桂、閩南水仙、永春佛手,以及閩南色種。
今天就來給大家重點介紹幾款閩南烏龍茶。
1、鐵觀音【Tieguanyin】原產福建安溪西坪鄉的烏龍茶。有200余年歷史。采摘無性系鐵觀音品種新梢駐芽后開面二、三葉,經晾青、曬青、搖青、做青(多次搖青和攤、堆青)、炒青、揉捻、初焙、包揉、復焙、復包揉、低溫慢烤、簸揀、烘焙、攤涼制成。條索卷曲,肥壯圓結,砂綠翠潤,紅點明顯,葉底呈綢面光澤,香氣濃郁有特殊品種香,稱為“鐵觀音韻”,味醇厚甘鮮。
2、黃金桂【Huangjingui】亦稱“透天香”、“黃金貴”。產于福建安溪虎邱鄉(一說羅巖鄉)的烏龍茶。因其沖泡時香高沖天,又因該茶曾在東南亞各國大受歡迎,供不應求,賣價高似黃金,故名。19世紀創制。以無性系良種黃棪鮮葉制成,采制方法基本同安溪的鐵觀音。條索緊細卷曲,油潤金黃,香高長,味柔美,具桂花香,湯色金黃明亮,滋味清醇鮮爽,飲后齒頰留香,多次沖泡有余香。
3、永春佛手【Yongchun Foshou】產于福建永春的烏龍茶。1930年前后研制。鮮葉原料采自無性系茶樹品種“佛手”。采制方法與一般烏龍茶相似,唯復烘、復包揉在三次或三次以上。條卷結成蠔干狀,砂綠烏潤,香濃銳,味甘厚,耐泡,湯色橙黃,葉底黃綠明亮。
4、本山【Benshan】以產于閩南的無性系良種“本山”嫩葉制成的烏龍茶。已有百余年歷史。采制工藝類似“鐵觀音”。品質略似“鐵觀音”,唯缺“鐵觀音”的特殊韻味,枝梗細是其顯著特征。為高級色種茶原料。
5、白芽奇蘭【Baiya Qilan】產于福建漳州平和一帶的烏龍茶。有兩百余年歷史。鮮葉采自無性系良種茶樹“奇蘭”。采用閩南傳統烏龍茶制法。緊實勻稱,深綠油潤,香氣清高濃長,蘭花香顯著,味醇厚,清爽細膩,湯色清澈橙黃。
6、梅占【Meizhan】以無性系良種梅占鮮葉制成的烏龍茶。創制于福建安溪蘆田三洋村,現遍產于安溪全縣及福建其他烏龍茶產區。有兩百余年歷史。采制工藝與一般烏龍茶相似。分特級、一至四級。條索肥壯圓緊,枝壯節長,香味濃重。一般作為色種茶的拼配原料。
【知識分享,僅供參考。謝絕轉載,感恩支持。】
? ? ? ? 烏龍茶系列未完待續……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