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如何可以有效的把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傳達出去,如何將所想要表達的東西按照邏輯傳達出去?寫作,聯系,堅持。
今天看到微博上有一位修鋼筆的老人,堅持修鋼筆修了幾十年,即便是現在不賺錢了,依然堅持不懈的修鋼筆。
身體已經不行了,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鋼筆修理,他還要堅持修鋼筆。
一群傻逼一樣的小年輕,看到了浮躁中的寧靜,去觀瞻,去仰慕,去騷擾,他不為所動,還要堅持修鋼筆。
但是,他一定經歷過經濟的困難,因為修鋼筆不賺錢,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幾十年,守著修鋼筆這個活,他一定缺錢,一定經歷的經濟的困難。
但是,他挺能堅持的,也挺不知道變通的。
就堅持這個品質的結果而言,這個修鋼筆的老人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角色。只是,這個老人是像1900那樣因為懼怕而生的堅持還是如何,這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長大了進入到這個社會,這個社會真的是太復雜了,在這個社會混下去,要堅持,要變通,要該堅持的時候堅持,該變通的時候變通,同時,你不知道變通的結果,也不知道堅持的結果。想來如果只做一件事,堅持堅持一件事,倒也是件輕松寫意的事情,煩惱不見得比在堅持和變通之間來回跳躍來得多。
說句實話,我真的是越來越討厭媒體了,他們的深度文章,沒有深度,他們的新聞,謠言紛擾,他們的互動,矯情做作。
這個老人修鋼筆修了一輩子,他們覺得正常人不會這么做,符合新聞的基本條件,而且是堅持的事情,是一個正面的新聞,就給予報道。
他們怎么知道正常人不會這么做呢?人這個東西,每個人都獨一無二,這個修鋼筆的老人和正常人一樣正常且獨一無二,但是媒體就覺得新奇,就去報道,人們就跟著矯情
是不是越缺什么就越向往什么啊?看來現在人們缺的東西還挺多,什么都向往。